中国青年杂志讲述山东医疗队传奇故事:前线终见恩人面,黄冈战疫叙奇缘
··
ICU护士王冰:
前线终见恩人面,黄冈战疫叙奇缘
@文/本刊实习记者 于丹
26岁的王冰是山东省千佛山医院ICU重症病房的一名男护士。1月27日,他报名跟随山东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来到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
谈起自己驰援湖北的初衷,王冰与很多医护人员一样:使命召唤,职责所系。但他和其他人又有点不同,他希望在一线战疫的同时,也能寻找到那位13年前再次给他生命的医生,他的一位救命恩人。
“当年救我的医生,是我医学生涯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13岁那年,因为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失误,王冰在输液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迅速出现了过敏反应。诊所大夫立刻给他推了肾上腺素,并将他紧急送往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之后,王冰就昏迷了。
“醒过来的时候,我就躺在ICU里面插着呼吸机。身上能插的管子全插了,能做的检查全部做了,甚至连骨髓都抽了。”在和《中国青年》杂志记者谈及这段经历时,王冰仍心有余悸。
“当时真的是生死一线。尤其是肺的过敏症状最严重。印象最深的是护士给我吸痰,就像要把我肺里的空气抽干,胸腔抽瘪。等我醒过来的时候,难受得无法形容。” 正因为了解病患在治疗中的痛苦,如今的王冰将心比心,一直要求自己在做护理时尽量柔一点,哪怕费时、费力,也尽可能帮助病人缓解痛苦。
因为是独生子,王冰对于自己得救感触颇深,“如果我当时走了,父母肯定无法承受。工作后,我也常常想,救了一个病患,其实是救了一个甚至几个家庭。”他对ICU负责抢救的刘清岳医生一直心怀感恩,并从此立志学医。“刘医生相当于我医学生涯中第一个启蒙老师!” 王冰告诉记者。
高考之后,王冰选择了医学方向,工作后,选择了自己曾经获救的ICU重症方向。“我们重症医护人员是死神面前的最后一道关,他想把生命抢走,就先从我们这儿跨过去。只要我们在,就一定会守住这道生命防线。”
由于当年出院太过匆忙,王冰没能向ICU的医护人员当面表达谢意,成了他心中的遗憾。后来,王冰翻看自己的出院记录和病历得知救自己命的医生叫刘清岳。从此,他将这份谢意转化为对病患的悉心照顾,并当成自己对职业精神的传承。
元宵节,正在值班的王冰简单写了下祝福
湖北疫情日益严峻,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在除夕夜出发前往驰援,其中包括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
大年初三深夜,王冰所在的医院工作群中发来了山东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征集通知,王冰立刻报名并成功入选。“这个通知来得很急,报名截止到夜里12点,也就留了二十几分钟的考虑时间。”
进入病房前,王冰为自己加油打气
王冰报名后,心里想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里会不会有刘清岳医生?于是,他托第一批医疗队里的高中同学打听有没有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ICU的医生,但是没有打听到。王冰加入第二批医疗队后,发现队里有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护士,他从这名护士那终于打听到了刘清岳医生的联系方式,万分激动地加了他的微信。
“我问刘医生,您还记得13年前有一个小男孩青霉素过敏来找您吗?他一开始说印象有点模糊,后来想起来了也很激动。我告诉刘医生,我现在学医,也在ICU 工作。”在表达谢意之后,王冰又受到了一次鼓励。“刘医生说我能学重症方向,又到湖北支援,是对他们整个科室包括他个人最大的感谢。”
山东千佛山医院ICU护士王冰(左)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清岳(右)跨越13年在湖北黄冈战疫前线重逢。
王冰和刘清岳虽然同在大别山医疗中心,但是他们几乎没有机会碰面。
“一想到我在七楼,我的救命恩人在四楼,我们都在为救治病人做出努力,我就感觉像在考试一样——有一个监考老师在监督着我时刻打起精神,我能做的就要做到最好,让给我出题的老师满意。对得起病人,也对得起曾经救过我的人。”
在报名援鄂医疗队的当晚,王冰担心家人挂念并没有第一时间告知。但在得知消息后,家人和女友都给予了支持,大伯还为他赋诗一首以作勉励:
“救命之恩记心间,
立志学医除疾患。
正值国家困难日,
不俱安危赴武汉。
前线偶遇恩人面,
战疾路上叙奇缘。
冲锋陷阵走在前,
不枉山东好儿男。
期盼平安回归时,
人生旅途谱新篇。”
“学医的信念就是薪火相传”
进入大别山医疗中心后,王冰在救护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ICU 工作。
这里要对病人进行包括24小时出入量、电解质等参数在内的日常调节以及事无巨细的生活护理。
“工作量相比平时大概翻了2倍。工作时间规定是6个小时,加上前后准备交接、穿防护服的时间,要将近8个小时。而且穿上防护服行动不便,哪怕我比较壮实,每天工作结束,还是会感觉浑身酸痛。”
换班后,脱下防护服的王冰也留下了专属于医护工作者的“特殊印迹”
相比身体的乏累,心理压力也是医护人员努力克服的一道坎。
在王冰接触的病患中,有一位也是ICU护士。在疫情之初,因为病人对医护人员做出了过激行为,而这位护士防护措施又不完备导致感染。
“医生护士也是普通人,心理压力肯定会有,但我们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必须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王冰告诉记者,他在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疫情发生之前,即使有一些医患冲突的极端事件发生,我们也没有对这项事业感到失望灰心。学医的信念就是薪火相传。火线入党也是给这份工作一个信仰的支撑。”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医学名言成为了王冰与患者之间的无形约定,“治愈的过程中,患者对我们常说的就是谢谢,我们对他们最常说的就是要有信心。”
与其他穿上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一样,王冰在自己的衣服上标注名字,也为病患和自己加油打气
让王冰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高龄患者。“病情严重,意识清楚,心理压力特别大。她说亲人都躲着我,你们却不远千里来照顾我…… ”王冰听到这些话时直想掉泪。“病人在患病之后如果得不到亲人的支持,只能自己去承受。作为医护人员除了有医术,也要有同理心,我们来到这儿要帮助他们,也要理解他们。”
王冰告诉记者,除了找到当年救治自己的医生,最开心的就是每天看到收治病人减少,出院病人增加。“现在已经有10个普通病患和重症病患出院了,没有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事了。出院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拉着我们合影。有个老大爷出院时还要请我吃最正宗的热干面。”
随着出院人数越来越多,王冰也会偶尔想想疫情结束之后的事。
“像这次的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最缺的就是医学专业、管理专业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回去之后,我还是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做好准备。不过‘当务之急’还有两件事,一是把女朋友娶回家;二是请自己当年的‘救命恩人’好好吃顿饭,表达谢意。”
采访最后,王冰告诉《中国青年》杂志记者,虽然已经习惯了繁忙的生活,但心中偶尔还是有些期盼:“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都希望医院床位空着,在医院的空闲时间越多越好。”
这大概是一位医护工作者最朴实也最真实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