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哪里去?何不到周村大街看旗袍尝烧饼吃煮锅
··
周村烧饼博物馆
周村烧饼博物馆内,烧饼制作现场。
瑞蚨祥店内精美的丝巾。
福王红木博物馆内精美的展品
大众网淄博9月29日讯(记者 王镇)提起周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街,接下来,“天下第一村”“旱码头”“丝绸之乡”这些美誉,便在脑海里接踵而至。漫步于古商城的青石板路上,两侧酒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市招高挂,货物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这片生意兴隆的气象,至今已流传几百年……9月29日,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毕荣青一行,在周村区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百年商埠周村古商城进行考察调研。
周村从古至今,能享有无数美誉,必有其过人之处。“瑞蚨祥”的丝绸、“益德成”的鼻烟这些中华老字号商标,已经在山东乃至全国打出名号;周村烧饼、周村煮锅等名吃、美食,玉兔调味品、王村醋等调味品,也是深受各地食客喜爱;以多星电器为代表的周村电热锅产业,历经市场二十余载的考验,已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好质量的代名词。
周村丝绸:天上取样人间织
走在大街上,从两侧斑驳的墙面上还能隐约寻到当年绸缎店面的遗痕,永和、同和、恒和等老字号折射着周村丝绸业曾经的繁荣。从周村起家的一代鲁商孟雒川及其孟氏家族创立的瑞蚨祥、谦祥益等“祥字号”更是把绸缎生意做到了全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制作国旗的面料就是从周村瑞蚨祥定制的。
当锦绣的丝绸遇上华美的旗袍,注定要激起一场古曲与时尚相交融的美丽碰撞。9月24日,第三届中国(周村)旗袍文化节在周村古商城内开幕,百年商埠再次演绎“丝路之源”的美丽篇章。2014年、2015年两届旗袍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周村旅游形象再度升级。作为省内、乃至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旗袍盛会,成为淄博最靓丽的城市风景线,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
周村煮锅:中国最早的“分餐制”
从正门进入景区,没几步就可以看到“周村煮锅”迎风飘扬的商幡。这一道地地道道的周村地方特色小吃,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早的分餐制美食”,它还有一个更加形象生动的叫法:“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周村煮锅妙就妙在一个煮字,特别是雨雪寒冷时节,一班人围坐桌前,一人一小锅,锅置热水中,热水循环流动,直煮得暖意融融,任屋外雨雪纷飞,屋内却热气腾腾,温暖异常。若有好饮之士,再小斟一杯,又会引出无数话题。煮锅原是百姓的菜肴,一份也就在七八元左右,一般的食量,一份足够,饭量稍大一点的,不过再多添几个大丸子、几块酱豆腐而已。如此,以煮锅宴客,做东之人花钱不多,却又不失体面,被请之人酒足饭饱,大快朵颐。无怪乎周村煮锅店虽多,却家家座无虚席。
周村烧饼:香酥满天下
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胡饼就是覆以芝麻的面饼。明朝中叶,“胡饼炉”传入周村,饮食店铺纷纷烘烤烧饼,自产自销。起初,品种有芝麻鼓烧饼、芝麻马蹄烧饼、芝麻薄酥烧饼等,因其中间薄四边厚,入口硬而不酥,人称之“木耳边烧饼”。道光年间(1850年),周村“聚合斋”烧饼铺师傅大胆改进生产工艺和配方,提高制作技术,抹去了木耳边,使其成为厚薄均匀,提高了烧饼的酥脆程度,逐步形成酥、香、薄、脆的烧饼四大特色。
2009年兴建的周村烧饼历史文化博物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烧饼陈设展示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买到最正宗的周村烧饼。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演示、现场制作演示等形式,将周村烧饼厚重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独具匠心的制作工艺充分展示,进一步提升了周村烧饼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周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代言周村旅游的一张闪光“名片”。
王村醋:延续传统工艺 传承不变味道
在中国,说起小米醋,就不得不提到王村醋。据《淄川县志》记载,早在嘉靖年间王村就有“春分酿酒拌醋”之说。作为小米醋首创者的王村醋,因其传统酿制工艺特色和优良品质而备受欢迎。时至今日,王村小米醋能够在时代变迁和产品多样化的角逐中屹立不倒,“秘方”就在于它保持了一贯的传统酿造工艺。
为打造王村醋品牌,山东华王酿造有限公司毅然摒弃“大而全”的发展思路,砍掉大多数品种,专做小米醋。“确定了方向,再努力,才是有效的。”总经理侯长胜面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如今,王村小米醋还与蓝海大酒店、超意兴快餐连锁店合作,在山东省内,以绝对优势占据了小米醋的大部分市场。
周村电热锅:“抱团”闯市场
随着电热锅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周村已经形成以“多星电热锅”品牌为代表的庞大产业体系,山东多星电器有限公司是周村电热锅产业的领军企业,其董事长周衍增荣获“多功能电热锅创始人”称号,更被业内人士称为“多功能电热锅之父”。
“多星电器,保用十年”。这句经典的广告语深深印在许多山东人心中。有些多星锅,用十五六年都没有问题。那一口曾经为了迎合爱吃火锅的消费者而研发的电热锅不仅弥补了铜火锅散发烟雾和一氧化碳的不足,更因热效率高达93%,兼顾了煎、炸、炒、烙、蒸、煮、焖、涮、爆等九大功能融于一身,更完美地解决了厨房电器不易爆炒的问题而大受欢迎。
国庆长假将至,游客不妨来周村古商城走一遭,感受一下百年老街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