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 十余次的手卫生,外耳道和鼻孔也不能放过

··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2月17日讯(记者 孙奉娟 通讯员 程方)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在淄博市第一医院,还是在赴湖北援鄂的第一线,无论是冲锋在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还是默默守护在后方的保障人员;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有着许多让人心疼的瞬间。他们站在“刀尖上”,与病毒进行近距离接触。为避免病毒“上身”,每一次上岗都是不容懈怠的小考,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淄博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张明宇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些细节,历经十余次的手卫生,外耳道和鼻孔也不能放过……

  2月16日 武汉 晴

  昨天武汉下了大半天的雪,心想瑞雪兆丰年,一定是个好兆头。今天早晨进舱时已是阳光明媚,下午出舱看到湛蓝的天空,突然感觉空气好清新,第一次看见阳光普照下的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

  来武汉已是第七天,今天才终于正式进入汉阳方舱医院工作。虽然已经做了好几天的准备工作,但今天早晨准备出发时还是有一点点紧张。早饭没有敢吃太多,更没喝太多水,但我还是穿上了成人纸尿裤,有备无患嘛。乘班车前,我们小组一块合照,相互加油鼓劲,我们一块喊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

  方舱医院离住宿酒店并不远。到达后,我们一步一步认真的穿戴防护用品,并由专业老师帮我们检查密闭性,确保每一位进舱医务人员的安全。尤其是戴眼镜起雾问题,老师已细心的帮我们把护目镜处理过,尽可能减少起雾发生,保证我们工作顺利进行。虽然在新闻里以及其他已经出舱同事那里知道舱内情景,也无数次想象过我在里面工作的画面,但当我第一次置身舱内的时候,还是被里面的情景所震撼。我定了定神,告诉自己,真正的挑战开始了,我准备好了!组长为我们分好工,熟悉一下环境后,我就投入到为病人服务的工作中。病人表现出的对治疗的渴望,对痊愈的信心,以及对我们的信任,我坚信我们必定会战胜疫情,摘下口罩,拥抱彼此。舱内没有表,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病人解答各种病情和治疗上的疑问。我明显的感觉到汗水已经把我里面的衣服浸湿,护目镜也因为时间长了开始出现雾气并慢慢扩展至整个视野。只能等雾气再多一些,直至形成水珠流下去,镜片才能重新看清东西。最后,也因为时间过久,我的鼻梁和面颊也感受到口罩及护目镜带来的压力。承受着层层防护用品的包裹,历经6个小时,我终于圆满坚持住了我在方舱医院的第一个班。这不仅仅是对生理极限的挑战,也是忍耐和毅力的考验。

  虽然算是已经下班,但是不能放松太早,脱防护用品可是每一步都不容忽视的。历经十余次的手卫生,一层一层的摆脱掉防护用品,最后,外耳道和鼻孔也不能放过,酒精碘伏伺候着。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回到酒店,又是一通消杀。在这里,也要向每一位协助我们穿脱防护服和消杀的同事说一声谢谢,是他们帮我们严格把关,保证每一名队员的卫生安全。

  回房间,拖着稍有疲惫的身体按部就班的消毒衣物鞋子,沐浴,洗衣服。这才有空打开手机。来自领导,家人,朋友,同事的关心一条接着一条,心里还是很温暖的。一条一条回复了大家,给家人也报了平安。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最重要的是得知医院今天还专门组织了我们援鄂队员的家属召开座谈会,在这里,向医院说一声谢谢,谢谢医院给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也谢谢医院对我家属的照顾和关心。请医院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来武汉这一周,我们三百余人的大队伍在总领队的指挥部署下逐步建制完善,成立了临时指挥部,临时党支部,我也积极写了入党申请书。分了小组,除了10个进舱小组,还有物资组和后备保障组,每个人都任劳任怨,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都不遗余力。一开始,各种生活物资相对缺乏,后来,不断的有组织捐赠物品和食品,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很感激他们,提供给我们丰厚的物资保障。

  我相信,我们众志成城,胜利很快就会到来。让我们共同期待樱花烂漫,山河无恙,国富民强。

责编:大众网·淄博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