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战记⑱|一周琐记

··

  大众网·海报新闻武汉2月16日讯(特派记者 吴军林)如果不是有后方同事提到现在已经周末,我还没意识到,跟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来武汉采访已有一周。这种少出门、少见人的日子,时光流逝得悄无声息。

  昨天(2月15日)上午,连日来马不停蹄前后奔忙又精神持续高昂的医疗队忙人、临时充当几位跟队记者对接人身份的高妍,来到我屋,指导我和隔壁的大众日报记者对房间内的区域进行划分。医疗队建议,在住宿的房间内,也要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总的原则是越往里走要越干净。

  按照她的建议,我花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重新摆放房间用品、喷84消毒液。房间内喷洒完84,又瞥到了衣服,一不做二不休,给衣服也同步消消毒。本来考虑用酒精,但武汉昨天气温骤降、雨雪交加,不敢长时间开窗,房间内又开着一台电暖器,担心房间内酒精浓度过高引起闪爆、闪燃,于是往几件衣服上都喷了些84。

  前几天,偶尔用医疗队队员吴梦梦送来的84消毒液喷一点到衣服上,未见衣服褪色。昨天,或许是我调配的84浓度太高,或许是喷洒强度太大,中午不经意看到心爱的墨绿色衬衫、黑色外套等几件衣服上都出现了大片褪色,惨不忍睹。

  拿起衣服看了好几遍,怅然若失。同时又暗骂自己非要以身试“法”。生活中总有这些恼人的细节。

  到达武汉24小时后接管病区 身穿防护服有人吐了又咽回去

  说回这一周的工作。

  2月9日从济南出发赴武汉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共有队员131人,我从“局外人”的身份去看他们过去的一周,首先映入脑海的即是忙和累。

  9日晚上10点多,医疗队抵达武汉、入住酒店。不到24小时之后,2月10日晚上9点半,医疗组部分成员就出发赶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准备接管一个重症病区。稍早前,护理组的成员已经赶到了医院。当晚10点多,他们就迎来首批29名病患。

  这批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一个病区,从设备安装、排班、工作内容和流程都要尽快完成、理顺,工作量大又繁琐。

  一切匆匆忙忙,10日中午12点半,医疗队赶往同济医院时,就已经进入工作状态,队员们熟悉病区、接受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当天下午2点半,医疗队联络员董红开始排班以及制定工作制度,这花费了大量时间,人员安排、新老搭配是非常繁琐细致的工作。

2月10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熟悉病区,进行接管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刚刚起步,一切随时调整。徐照娟本是护理组第二组组长,组里已经建好了工作群,其后,她被调整到了四组。护理人员也从开始的7个组,调整为8个组,又调整为现在的10个组。

  工作节奏也在调整。起初,护理组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从酒店提前1小时出发到医院,到医院后一套防护服穿下来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下班后,脱防护服耗时更长,再加上交接班的时间,一般是在下班后的1小时才能从医院往酒店赶;回酒店后要先洗半个小时以上的澡。因此,护理组的工作时间虽是6个小时,其实整个准备过程在2个小时以上。

  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的难度不是外人所能想象的,全程不进食、不饮水、穿纸尿裤……

  队员程燕第一个班值了7个小时,她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喘得厉害、体力透支。期间,她吐了两次又咽回去了,“因为一旦吐出来就要重新更换全套防护服。我都能清晰感受到吐的是晚饭的哪一个菜。”

  徐照娟第一次值班是接管病区后的第二个班次,仍是工作刚刚起步的阶段。前4个小时,她几乎没停下来,出汗,秋衣秋裤和手术衣都湿透了。出过汗之后,湿衣服贴身上就凉。

  大约10个小时未进水以及大量出汗之后,徐照娟“虽然(早上9点)下班回到住处整理完毕后使劲喝水,但直到晚上8点,还是没有一滴尿液,10点以后开始有尿意,但上厕所只有几毫升。”

一个班上完,赵丽娟的鼻梁处形成水泡

  考虑到护士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工作6个小时时间过长,目前护理组的工作时间已调整为4小时一个班次。

  领队抵武汉持续作战31小时 团队好多90后

  医疗队的忙碌,还有一个细节可见。我们于9日晚上抵达武汉,但直到12日晚上9点半,领队魏峰涛才终于有空和随队记者坐下来谈谈。

  10日上午8点半,魏峰涛就在跟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进行交接,全天没离开医院。当天晚上,他紧接着参与了接收患者,首批有29名。短时间内来的病患数量多、病症重,医疗队同时上了两组医生、两组护士。

  魏峰涛说,当天晚上,他逐个检查了医疗队员穿戴防护服的过程,“没有哪个人退缩,也没有哪个人犹豫一下,我检查完说一句话,穿得不错、到位,他们开门就走。”

  后来听高妍说,魏峰涛从10日早上8点半去医院,直到11日下午3点多才离开医院返回酒店,高强度作战大概31个小时。

  魏峰涛是放心不下,这批护士大多20岁出头,实在年轻。

  我特意去看了护士名单上的出生年月,满屏的90后,还有几位是1995、1996年出生的。

  2月13日晚上10点45分,董红还在医疗队的工作群里发通知提醒,“刚才开小组会议,魏主任(魏峰涛,医疗队领队)和马主任(马承恩,医疗队队长)压力很大,他们最关心我们的防护,我们一定都做好防护,我们都好好的哈。”

  进了医疗队的工作交流群以来,我注意到,群里强调与沟通次数最多的就是队员的防护问题。那是具体而微到繁琐的问题,比如一套防护服穿起来需要十几步,脱防护服时,每脱一层就要做一次“手卫生”。

  医院外的防护细节也是方方面面的,比如,严禁在任何地方,包括宾馆内的生活区用手去揉眼睛、挖鼻孔、掏耳朵。切记,只能用棉棒解决,用酒精棉棒。

  (医疗队交流群里不断提示个人防护注意事项)

  截至2月15日,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已经收治了52位患者。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医疗队队员们压力不小,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尚佳,平时见到,都是说说笑笑。其实,这些队员来自不同科室,相互之间往往并不认识,加上戴着口罩、头套,样貌都不一定认得清,但是,来到武汉,成为一个团队,瞬间陌生变熟悉。

  他们互称“战友”。

2月15日,医疗队队员王欣查看病房,有位病人明显焦虑,王欣发现后安慰、鼓励她,并告诉她:“你看外面的大雪多好啊!我们山东医疗队把瑞雪都带来了,瑞雪兆丰年啊!”病房里的气氛好了很多。护士长提议医护人员和患者们一起竖起大拇指喊加油。

  如果没来前线 也许永远不懂什么叫爱心捐赠

  回顾一周,不只有忙和累,还有暖。如果没有随队来前线,也许我永远不会理解爱心捐赠意味着什么。快递不便、外出购物不便的特殊时期,收到捐赠的物资,内心除了感恩真是无可言说。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们入住的酒店不开中央空调,医疗队队员大都北方人,不适应武汉的湿冷气候。第二天,我们就收到了格力捐赠的一批“小太阳”。

医疗队受捐一批“小太阳”

  其后,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医疗队。保暖内衣、电热毯、脸盆、插排、晾衣架、咸菜等生活物资,给我们的“酒店生涯”带来很大方便,84消毒液、医用酒精、手消等医疗物资又持续保障了我们的防护。

医疗队正在搬运后方运来的物资

  有天傍晚去领物资时,我听到一位队员感慨,“好心人真多啊,都(牵)挂着我们。”

  武汉当地对医疗队的照顾也无微不至,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有位联络员李红亮24小时值守在酒店,每回在酒店大厅遇到,他一定会说,“有什么需求你们跟我提,我去协调。”同时又反复感谢山东医疗队。

  北方人爱喝粥,来到武汉几天之后,酒店早餐调整,供应上了小米粥、大米粥;医疗队中许多人不能吃辣,盒饭的口味也调整了,少辣。这都离不开李红亮的协调。

  我们所在的纽宾凯光谷国际酒店对医疗队的照顾也很细心,虽然现在特殊时期,并非全员在岗。起初,酒店把瓶装水放在每个楼层的电梯口,各人自取,后来每天放四瓶水到各人房间门口。其后,中国十五冶集团公司定点捐赠同济医院医疗队矿泉水,由酒店工作人员统一发放至每间客房门口,同时,水不够喝者仍可在楼道处继续领取。

  有两位队员过生日,医疗队为其举办了小小的“生日趴”。生日蛋糕是难办的问题,联络员李红亮和酒店最终给解决了。酒店总经理芦亚玲说,山东医疗队大老远来武汉帮忙,我们做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接着又说,“有什么需求我们尽量满足。”

正在许生日愿望的殷树梅和范双双。由于戴着口罩,她们用手扇灭了蛋糕上的蜡烛

  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战“疫”。每天,有固定的司机师傅接送山东医疗队往返于酒店与医院之间,有队员给司机师傅发短信致谢,司机回复,“为你们服务是我们的荣幸!你们辛苦了!”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不少队员要把头发继续剪短,当地联系了理发师来为医疗队服务。与理发师交谈时,我才知道他们都是志愿者,往往在一个医疗队一理就是一天。志愿者理发师李奇是荆州人,来武汉已十几年,这个春节,他没回老家。他希望武汉能快点“好起来”,他说,他真的很喜欢这个城市。接着向我推荐了许多武汉小吃,“武汉早餐花样多得很”,不过除了热干面,我现在都忘了。

李奇刚为一位医疗队队员理完发

  医疗队对我们几位随行记者的关爱也无以复加。有一天,董红特意在群里说,“记者朋友为我们做出很多工作,我们是136人的团队!”

  我们是仓促之间接到通知可以随医疗队采访,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物资。到武汉后,医疗队特意安排人送了手消和84消毒液等,队员吴梦梦还将自备口罩拿出来匀给我们。

  连续吃了几顿盒饭之后,有一天我吃完泡面发朋友圈感慨真香。队员侯兴芹看到后给我发微信说,她带了很多吃的,要分给我,随后就发来一张照片,饼干、火腿肠等零食已经装在了方便袋里。

  其实,侯兴芹加我微信是要表扬她的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这几天,不断有医疗队队员向我感慨,单位在后方为他们做了很多保障工作,给他们家人送去了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等等。

  有队员说,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他们来武汉只是完成分内的工作,但单位在后方所给予的关爱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付出,这让他们无比感动。

  借这篇手记,我也要向单位表达感谢。从接到通知来武汉至今,集团多位领导、同事通过电话、微信、QQ表达关心,提醒注意休息、保重身体,以及协调寄送物资。我总想起那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一起等待春暖花开。

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受捐物资一览

责编:巩小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