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供给侧改革补足短板 洋溢改革发展精气神
··
大众网记者 马俊骥
知不足而奋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补足短板才能让转型升级之路更加平坦。9月19日—20日,供给侧·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首站来到山东潍坊采访。
创新驱动补足发展短板,传统机械企业成为国家级实验室;直接有效补足基础设施短板,运费降低1/3,一年节省运费达10亿;环保先行补足生态短板,企业前期投资1/5用来做环保……潍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征程中处处洋溢着昂扬奋进、焕然一新的改革发展“精气神”。
创新驱动为发展装“变速器”,盛瑞传动从传统走向高新
9月19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的记者们首站就来到位于潍坊高新区的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一走进公司展馆,一面别样的“专利墙”就引发了一阵赞叹。挂满墙面的,是盛瑞传动取得的专利成果,其中不少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盛瑞传动的“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今年除高校院所之外全国地方获得的唯一一个一等奖。
盛瑞传动一系列的研发成果,最为“闪耀”的结晶是世界首款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它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日本、德国、韩国的三家8AT供应商对于全球的垄断地位。盛瑞传动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8AT产品供应商。今年,这款变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变速箱是汽车的核心,是汽车智慧的大脑。”采访团成员、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闫旭告诉大众网记者,盛瑞通过变速箱研发,不但掌握了国际领先的核心科技,更通过产业链形成了上下游的国产创新产业集结。这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一个典型案例。
满墙的专利成果和众多殊荣,让人很难想象,在10年之前,盛瑞传动还是一家以生产重型柴油机零部件为主业的传统机械企业。2007年,盛瑞传动启动8AT项目。2010年2月8日,盛瑞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ATA样机成功下线;同年4月24至27日,8AT样机、样车亮相北京国际车展。相比市场主流的自动变速器,8AT具有变挡流畅、高效节油、舒适度高等优点,已应用到陆风汽车多款车型中,获得消费者好评。
从一家传统机械公司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进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透射出的是盛瑞传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以创新驱动补短板的努力和成就。
建管道输送“工业血液”,基础设施补短板降低企业成本
同样是重工业企业,中化弘润石化公司的补短板之路相较之下有些“简单粗暴”却直接高效。弘润石化对于工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创造新供给、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立竿见影。
走进中化弘润石化公司,库区整齐的排列着很多大型储油罐,颇为壮观。
9月20日,采访团走进中化弘润石化公司,车辆前行两侧,64个巨大的储油罐犹如列队的巨人屹立在潍坊滨海的蓝天白云之下,颇为壮观。这里面存放的,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在公司的总控室里,工作人员面对大屏幕,轻点鼠标就可以调配控制生产运营。
中化弘润石油储运(潍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方全介绍说,公司在潍坊滨海现有管道物流和石油储运两大主营业务。目前已建成的黄潍管道(黄岛—潍坊滨海)长达176公里,年可最大输送原油、燃料油2000万吨。“从黄岛到滨海,现在以油罐车运送,每吨运费大约120元。”杜方全说,通过石油管道运输,成本低至每吨40元,“可以说省了2/3。”据估算,黄潍管道每年可节省运输费用约10亿元,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而且管道运输高效安全,节能减排、缓解交通压力等效果也十分明显。
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估算,公司的输油管道年可为企业节省运费近10亿元,并且为油料运送提供了长距离、大运量、低成本的新型运输方式。
不仅如此,中化集团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原油贸易电商平台,打造千亿级绿色石化项目。在滨海区新建重芳烃项目、续建180万立方储备库项目以及青岛港至滨海、东营的输油管线2条、滨海至青州输油管线3条、滨海库区至潍坊港成品油输油管线1条和潍坊港100万方成品油库区,项目建成后,库区容量将达到1220万立方米,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油储备库,形成流动资金逾1000亿的“原油超市”。
前期投资近1/4用于环保,4亿元补生态短板换持续发展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足短板,潍坊的企业将目光放得越来越长远。在位于潍坊滨海的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企业前期投入的20亿元当中,有4亿元被用于环境保护。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随着后期建设的推进,环保投入还将继续增加。企业深知,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补上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短板。
9月20日,采访团的记者们在新和成公司的总控室内看到,自动化生产线上几乎没有工人的身影,在摄像头和传感器的监控控制下,设备正在试车运转。总控室内,工作人员只要点点鼠标,就能掌握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情况。
“以往我国的蛋氨酸主要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高达数亿美元。”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江告诉记者,新和成公司投产后,将满足一半国内需求。
这家公司的产品主要是蛋氨酸,它不能由动物体自身生成,必须由外部获得,广泛应用于医药健康、食品和饲料行业中。特别在饲料行业中,它能够缩短饲养期,降低饲料成本,改善畜牧业产品品质。蛋氨酸市场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国内每年要花数亿美元进口。新和成公司在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基础上,打造出了首套真正意义的国产化蛋氨酸产业化生产装置和生产技术,将填补国内空白。
“我们前期投入的20亿元中,有4亿多元用于环境保护,占比接近1/4。”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江说,而且,随着企业后期建设的推进,环保投入仍会增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企业越发意识到,想要获得高质量、高水平的持续发展,必须补上生态环境短板。
这样的认识,背后其实有惨痛的教训。“在我们的行业内,之前国内有一家很强的公司,就曾因为环保问题而遭受很大打击。”工作人员说,行业内这样的经历更让新和成公司认识到了补上生态环境短板的重要性。“这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做到的,这是一种主动,也是倒逼。王正江说。
出台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潍坊洋溢昂扬奋进“精气神”
大众网记者从潍坊市发改委了解到,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潍坊市先后出台了《深化改革精准施策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几个政策文件。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全省平均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7项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潍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8.1%、8.7%、10.2%,好于去年、好于全省。
在补短板方面,今年全市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社区166个,改造棚户区3.89万套,已开工2.6万套,开工率67.7%。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建成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158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7家,启动建设市工业研究院,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6家,专利申请量增长50.9%、授权量增长26.9%。基础设施方面,潍坊港、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潍日高速、特高压入潍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52亿元,同比增长25%。创新了要素配置方式,综合运用节能、环保、安全、节水等方面的政策和标准,倒逼了企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实现了质量效益提升、资源要素消耗降低。
行走在潍坊,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能够亲身感受到,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潍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得更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活力,鸢都大地处处洋溢着昂扬奋进、焕然一新的改革发展“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