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务闸:“会通河”沿线最“命途多舛”的船闸

··

  探访运河古镇,船闸是必看的,它是古运河兴衰的一个见证。可当记者沿着运河故道在李海务村内转了两圈后,仍没能找到它。本以为是记者自己摸错了方向,正站在原地准备找人问路时,恰巧有两位约莫60来岁的村民从远处有说有笑地走了过来。

  “船闸早就没有了,你看到村委会那个房子了吗,房子下面就是原来船闸所在的位置。”听两位老人这么说,记者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刚才费了那么大劲都没找到它,原来是被拆掉了。那这处船闸建于何时,在未被毁坏之前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它又是怎样被毁坏的呢?

  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记者开始了对“李海务闸”的寻访之路。

  “李海务闸”所在的位置,现被“村委会”新盖的房子盖住了。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关于“李海务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史·河渠志》之“会通河”篇。该文记载“李海务闸南至周家店闸一十二里,元贞二年(1296)二月二日兴工,五月二十日工毕,夫匠五百二十七名,长广与会通镇闸同”。

  这里所说的“会通镇闸”,也就是现在的临清“会通闸”。据《元史·河渠志》记载,其长一百尺、阔八十尺,两直身各长四十尺,两雁翅各斜长三十尺,高二丈,闸空阔二丈。既然“李海务闸”长广“与会通镇闸同”,那么这组数据也同样适用于“李海务”闸。

  “会通镇闸”旧址。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通过这组数据,可大体了解到“李海务闸”的规模。虽说该闸的规模不小,但其在元代初建之时利用率并不高,究其根源为当时的“会通河”“河道初开,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每岁不过漕数十万石”。船闸的利用率低,其相对应的管理也就不会那么规范了。

  记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原因有二:一是当时负责管理闸务的“闸夫”数量,在元代史料中找不到记载;二是在元至正六年(1346)发生了“盗扼李海务闸,劫夺商旅”的事件。不过幸运地是,此次“盗贼劫闸”事件,仅是对闸上的商旅进行了抢夺,并未伤及船闸本身。

  行走在运河上的德国女传教士。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从元至正六年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这44年里,“李海务闸”一直很太平,虽黄河时有决口发生,但均未对其产生大的影响。可这种太平局面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被打破了,这年“黄河从河南原武县黑羊山决口,经曹州(今菏泽)郓城(今郓城县)西河口,淹没安山湖,会通河被淤塞不通。”

  “会通河”被淤塞了,作为其附属的船闸之一——“李海务闸”也就停运了。它再次通航是在永年九年(1411),此时明朝的政局已稳定,再加之陆路运输耗费太高,明政府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改“海运”为“漕运”。可此时的“会通河”早已被淤积多年了,怎么办呢?

  运河船闸处停靠的船只。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要想再利用这段运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重新疏浚它。于是,永乐帝在当年就派工部尚书宋礼等征调山东丁夫十六万余人浚“会通河”故道。在疏浚“会通河”河道的过程中,永乐政府对其沿线的船闸也进行了修整,这其中就包括了“李海务闸”。

  “李海务闸”在修整完毕后,明政府为了加强对它的管理和保护运河上漕粮的安全,还在该闸上安设了一员“闸官”和三十名“闸夫”。到此时,“李海务闸”的硬件设施算是跟上了“永乐政府要重新启用它”的步伐。

  繁忙的运河漕运。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自永乐九年重新疏浚后一直到咸丰五年(1855),“会通河”漕运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这期间“李海务闸”也有过两次小的变动:第一次是在万历八年(1580),“革李海务闸官,由周家店闸官兼管”(万历《东昌府志》);第二次是在雍正十二年(1734),“建李海务旁涵洞”(乾隆《东昌府志》)。

  “李海务闸”的命运真正发生转折是在清末——咸丰五年。这年,黄河决口于今河南开封兰考县铜瓦厢,河水分流至张秋镇,把“会通河”河道给冲毁了。这在史料中有记载:“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决铜瓦厢,分流至张秋镇,穿运归大清河。曹州、济宁、东昌以下皆水,自此黄河由南改道而北。”

  运河漕运局部盛景图。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在“会通河”河道被冲毁后,经咸丰、同治两届政府疏浚还艰难地“运行”了45年。但后来因其确实难行,又加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清政府再也无暇顾及运河,遂改征“漕粮”为“现银”。到了第二年(1901)索性就下令停止了漕运。

  漕运被罢停后,包括“李海务闸”在内的“会通河”沿线的所有船闸都被闲置了下来。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和上世纪50年代中期,山东省政府为了重新利用“会通河”进行省内运输,又对其进行了两次大的疏浚。

  运河上的坝(晚清)。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第一次疏浚跨度为两年(从1934年到1936年),“山东建设厅工程局于聊城,令沿河阳谷、聊城、博平、堂邑、清平、临清等六县人民,分别挑浚由阳谷张秋至临清段运河”。这次挑浚完成后,“李海务闸”又承担了近十年的省内运输,直到1946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现年87岁的李海务村村民马文成,还记得当年“李海务闸”坍塌的情况。“闸最上面的几行石块全散了,石头缝中间有铁扣衔接。铁扣的形状有点像蝴蝶结,上面刻着‘李海务闸’四个大字。石块散了之后,村里好多人都来这拣铁扣,一块石头上最多有四个铁扣,我们拿到它的时候都生锈了。”

  “李海务闸”上的铁扣。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从1946年坍塌到1958年第二次疏浚“会通河”河道这十余年间,“李海务闸”一直处于废弃的状态。本以为它的命运会在1958年疏浚河道时得到改变,可谁也没想到,在这次疏浚“会通河”时直接将“李海务闸”撇了出去。

  所谓“撇”了出去,就是说“李海务闸”不再跨运河了,而是跑到了运河的东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早年“李海务闸”这片是“会通河”的一个大河湾,而在1958年疏浚运河时,为了方便行船直接将有河湾的地方给取直了,而“李海务闸”恰恰就在这个范围之内。

  “李海务闸”上的铁扣。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经过这次疏浚,“李海务闸”算是彻底地被运河被抛弃了,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孤儿。慢慢地村里人也觉得它没了价值,开始将闸上的石块拆了另做它用。“一部分用来建了米堂村的石桥,另一部分则用来建了老韩庄的学校,现在闸底还保留着一部分,但是被埋在下面了。”

  现年78岁的张寅堂,1958年时曾在运河上跑过船,故对当时的“李海务闸”印象深刻。据他回忆,当年在“李海务闸”左右两侧还有两块“拴船石”,“只要运河里的船靠岸都会用绳子拴到上面,石块是圆的,跟柱子一样粗,有一米来高,上面全是绳子勒出的一道道深沟。”

  “米堂”村用“李海务闸”上的石头建的石桥。大众网记者 张燕/摄

  “李海务闸”在1958年被“抛弃”后,它所在的这个河湾因长期不用,被村里的村民用黄土填平了。如今,在其旧址上盖的是“李海务村村民委员会”的一处院落。如果初到此村,不找当地人打听,你很想象在这处院落的下面会有一座600余年的古船闸。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