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思变⑦ | 菏泽:谋事力做,唯滴水穿石者“后来居上”

··

  乘着2018年9月山东出台《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的政策东风,菏泽市“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的冲锋号已然吹响。

  文 | 王山

  山东濒临渤海、黄海,曾有人形象地将其经济比喻成一条驶向大海的航船,东部地区这个船头昂起来了,菏泽等西部地区作为船尾吃水很深,整个船的速度也不会快起来。因此,全省上下形成这样一条共识:“全面提升山东发展质量效益,促进全省协调发展,必须突破菏泽。”

  70年峥嵘岁月,菏泽始终奋斗不止,但菏泽也认识到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可喜的是,菏泽人却并不甘于落后,乘着2018年9月山东出台《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的政策东风,菏泽市“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的冲锋号已然吹响。

图片来源:菏泽发布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菏泽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巩固和谐稳定大局,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

  牡丹花开天下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一诗中的千古名句,极言牡丹花之妖娆富贵、艳绝群芳,而作为牡丹之乡,千百年的积淀,终于给菏泽带来盛誉。清朝,菏泽牡丹就有了“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曹州”系菏泽古称),此后,菏泽更被誉为“牡丹之都”。

  菏泽的牡丹栽培历史,始于隋唐,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催花、鲜切花、品种选育、无土栽培、太空育种等技术手段得以成功应用,为菏泽牡丹产业安装了马力十足的“加速器”。

图片来源:菏泽发布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了解菏泽牡丹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情况及牡丹加工增值价值后说“长了见识”,并指出“特色就是优势,就是潜力”。六年来特别是2019年期间,菏泽市不断扶持牡丹种植户、深加工企业,加强科研机构建设、深耕牡丹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使牡丹产业快速稳步发展,逐步走向国际舞台。

  实际上,菏泽一直深知这一优势,据不完全统计,菏泽牡丹9大色系、10大花型、1259个栽培品种,而这仅是菏泽一地的牡丹品种。自1992年起,菏泽市委、市政府连续成功举办27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提高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为菏泽扩大开放、推动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菏泽将“牡丹节”实实在在做成了城市IP,并且搭配“文化展演、赏花游园、论坛峰会、艺术展览、民俗体验、体育竞技”等特色文化活动,2019年达到6大类95项。同时,结合水浒、商圣、孙膑等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路线。

  除了观赏价值,牡丹还有药用、食用、日化价值。牡丹洗衣液、牡丹致嫩面膜、牡丹酚牙膏、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花瓣茶、牡丹苦芽茶、黄河牡丹液等等,关于牡丹产品,相继出现,“牡丹健康产业”的潜力不断被挖掘、研发,菏泽在牡丹产业科技研发上,大笔着墨。

  随着菏泽牡丹产品的发掘、深研、创新,菏泽牡丹产业越发壮大。菏泽市委、市政府立足牡丹资源优势,按照“抓两头、带中间、促融合、强支撑”的发展思路,以打造“特色支柱产业”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牡丹产业发展迅猛,牡丹产品销售正在呈几何式增长。

  脱贫有道,菏泽攻坚拔城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指出“要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作为山东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六年来,菏泽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汇聚、整合了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坚持精准方略,深化政策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菏泽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思路,菏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全市逐步走出了一条“政府投资、企业运营、贫困村资产收益、贫困户入股分红”的产业扶贫之路。

图片来源:菏泽发布

  2014-2019年,菏泽市围绕芦笋、山药、牡丹等种植业,鲁西南黄牛、青山羊等养殖业,纺织、条柳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商、旅游、光伏等新兴产业,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共实施4793个扶贫项目,累计形成可分配收益约2.99亿元,覆盖带动贫困人口98.01万人次,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67个,农民合作社2.8万家,家庭农场7539家,建成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8个、省级19个、国家级14个。

  曾经,频发的洪水让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深受其害,“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恶性循环成为当地群众祖祖辈辈的苦涩记忆。

  面对这一现状,菏泽市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已筹集到位资金68.8亿元,建成滩区撤退道路93.9公里,规划建设的28个村台6个已启动社区建设,其余22个村台已全部完成淤筑,正在做基础处理;6个外迁社区中2个已搬迁入住,3个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成,1个预计年底建成,14.7万滩区群众即将实现百年安居梦。

  在实践中,菏泽建设完善了脱贫攻坚“项目库”,主要畅通了产业扶贫、财金扶贫、就业扶贫、托管扶贫、电商扶贫和保障扶贫“六条大道”,辅之以财政、光伏、搬迁等系统举措,支撑建立了“一村多策、一户多案”的精准脱贫长效机制,交出了一份聚合全市之力纵深推进脱贫攻坚的“菏泽答卷”。

  对标强者,新旧动能转换跑出“加速度”

  菏泽的“后来居上”目标如何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菏泽市主导产业的转型发展。

  2018年秋,省委、省政府《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发布,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支持菏泽跨越发展的重点,对标山东省“十强产业”,立足本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菏泽确立了大力发展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七大主导产业,分产业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并确立倍增目标,完善健全“六个一”协调推进体系,着力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在传统产业方面,菏泽市积极开展转型升级,化工、医药产业从无到有,集聚优势日益明显,形成了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几十种产业门类,东明石化、玉皇化工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9个化工园区获省批复,279家企业完成评级评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步长制药居2017年全国中药企业第1位。

图片来源:菏泽发布

  新兴产业方面,机电设备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高铁减震器、高铁刹车片、高铁航空座椅等项目,实现了“无中生有”,打破了国外市场壁垒。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33家,省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4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创新发展,天荣智能家居小镇采取“电商+实业”模式,实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陆港产业新城、济铁物流园和定陶汽车小镇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一核四区多中心”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在菏泽市专注的7大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属于后来者,此前,该两项产业因在乡村振兴、全民创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被菏泽纳入了主导产业。

  目前,菏泽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亮点纷呈,国内首条全自动量产石墨烯光伏发电薄膜生产线竣工投运,镁合金轻质材料、精密铜箔、半导体材料芯片、传感器等产能已具规模。

  电子商务产业加速膨胀,2018年交易额达3090亿元,连续四年增幅超过50%。目前,淘宝村、淘宝镇分别发展到307个、47个,数量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1688”产业带入驻企业2671家,活跃度峰值综合排名全省第1名、全国第18名,顺利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和腾讯为村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

  双招双引,政府当“保姆”

  11月5日,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率队,利用赴沪参加进博会的机会,积极推介菏泽;

  11月4日,张新文一行赴上海走访调研,积极推介菏泽市重点产业、项目;

  9月5日,“牡丹之都·中国菏泽”城市印象“双招双引”推介会在深圳举办;

  7月7日,菏泽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平带队赴北京招商,签约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733.2亿元 ;

  5月18日,陈平率团赴合肥、上海开展集中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315.5亿元;

  ……

  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菏泽市积极推行招商引资,收获颇丰。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发布了支持菏泽发展的系列政策,赋予了菏泽招商引资的独特法宝。菏泽市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研究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和社会化招商奖励办法,招商引资专业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全市已签约过亿元市外投资项目198个、总投资1653.5亿元。

图片来源:菏泽发布

  “我市将为每一个企业和每一名有志者提供更加多元的合作平台和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只要大家抓住商机,决定到菏泽投资,市委、市政府会全力提高服务质效,支持投资项目快落地、快竣工、快见效、快成长。”陈平曾不止一次向投资者发出“菏泽承诺”。

  为实现这一承诺,菏泽市市委书记张新文强调要求各部门、单位要提升服务意识,当好“店小二”和“保姆”, “我们要整合资源,减少审批环节,确实让来的客商第一时间进了这个门,就能感受到我们效率提升带来的益处。”一年时间内,菏泽市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1条政策,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服务机制,开展“三减两包一放”行动,推行“电视问政”,部门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形成各类制度创新案例32个,郓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85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进展顺利。

  除了招商引资,菏泽市同样重视本市人才返乡创业,并发起了“归雁兴菏”行动。

  目前,菏泽全市户籍人口有1019万,常住人口只有874万,大约145万的菏泽人常年在外打拼、奋斗,据统计,菏泽人在外创办的企业数量、规模、资产数,正好等同于菏泽的经济总量,也就是说菏泽之外还有一个菏泽。

  为此,菏泽在全国率先成立返乡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在省内外各大城市设立232家返乡创业服务站,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返乡创业人员达到19万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7万个;菏泽近两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8名,新增院士工作站32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11家;全市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返乡创业者;全市建成的3496个扶贫车间60%以上由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去年评选的菏泽“十大新农人”中有7人是返乡创业者;今年评选的10位“市长创业奖”中有9人是返乡创业者......

  过去的一年是菏泽市砥砺奋进的一年,菏泽正牢牢抓住“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支撑,汇集众智,谋事力做,坚信“弱鸟也能先飞”,做到“滴水穿石”,在“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责编:大众网·菏泽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