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斤“胖墩”到马里“战狼”,这样的人生太励志!

··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场景!

  11月7日,秋风凛凛,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维和经验实战化训练如火如荼。弥漫的硝烟仿佛将李庆昆带回到万里之遥的西非维和战场——

  顶着五十度高温炙烤,耳听撒哈拉的怒号,他带领官兵快速集结、封锁布控,完成毙敌捕俘等科目,获得联马团东战区司令握手称赞:“你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如此高效的反应速度和战术运用,让人不可思议!”

  两赴马里,在最危险的区域维护和平。

  七立军功,在最火热的基层淬火成钢。

  维和战场“最厉害的特种兵”,强军路上“过得硬的排头兵”。

  1987年出生的李庆昆,现任陆军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侦察营营长。今年4月,作为解放军唯一代表,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你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中国军人!”

  “维和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第六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警卫分队快反中队中队长,今年5月底凯旋的李庆昆认为,“当兵就该上战场。”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维和任务了。

  飞舞的蝙蝠,乱窜的蜥蜴随处可见;夜里蚊虫肆虐,每一次叮咬,都将面临感染病毒的风险。而比这更恶劣、更危险的,是武装冲突和恐怖袭击,马里被联合国评价为“最危险的任务区,没有之一”。

  李庆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战争气息,是2014年5月。反政府军把战火烧到距维和任务区14公里处。面对危机四伏的局势,指挥部决定,在反政府军阵地前举行一场实弹战术演习,以武慑敌、以慑止战。

  “谁来打响第一枪?”誓师动员会上,指挥长发问。瞬间,会场气氛变得凝重。大家都知道这第一枪意味着什么:打好了,扬我军威,屈人之兵;打不好,长敌气焰,局势难测。“我来!”李庆昆挺身而出,双眼炯炯有神,声如洪钟。

  像往常训练一样,李庆昆沉着地跃进、据枪、瞄准,风在耳边嘶吼,远方目标忽隐忽现……“砰!”就在所有人的心提到嗓子眼儿时,一声枪响,150米外的目标应声爆裂。“砰砰砰……”随后,大家火力全开,向世人宣示着中国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目睹这一场景,远在几百米外的几辆不明身份的皮卡车相继离开。2小时后,反政府军在距离维和营区10公里处划出“停火线”。李庆昆打响的这一枪,是我军赴马里维和的第一枪,打出了国威军威,展现了中国军人“敢于担当”的血性。

  “在枪声中入睡,在炮声中惊醒。”这是李庆昆两次维和的真实感受,“战场复杂多变,既要有胆,更要有谋。”

  一次,快反中队接到护送联合国官员任务,途径加奥南部一段10公里长的“死亡之路”时,李庆昆突然发现路边有人为处理的痕迹,丰富的处突经验令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立即命令车队变更路线。第二天,通报传来:马里政府军在此路段遭遇炸弹袭击,造成1死3伤。

  两次出国维和,“蓝盔勇士”李庆昆带领官兵5次成功规避恐怖袭击,先后380余次执行搜驱越界武装人员、应对路边炸弹袭击、护送联合国要员等任务,每次他都是乘坐第一车、冲在第一线,负责最危险的方向,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联马团总司令称赞他:“你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中国军人!”

  “李庆昆不是天生素质过硬”

  练攀登如猿跃,翻障碍似轻燕。初见李庆昆,1米83的个头儿,皮肤黝黑,一身腱子肉,干练利落。不禁感叹:“天生就是特战精兵的料!”

  “才不是呢!”旁边的一名战士说,“营长刚入伍时可是个200斤大胖子。”

  李庆昆生活在一个爱党爱国、崇军尚武的军人之家。爷爷是一名抗战老兵,二叔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战,坚毅正直、无私奉献的军人形象在他心里打下了烙印。2005年中专毕业后,不管承包建材还是倒腾海鲜,他都提不起兴趣,始终放不下儿时的参军梦,毅然报了名。

  但分兵时,把军装撑得圆咕隆咚的李庆昆,跑步跟不上、障碍过不去,排长、班长连连摆手,“抓阄”决定他分去哪。那天晚上,李庆昆蒙着被子哭了一夜,此后便暗暗和自己较起了劲。

  为了跟上训练,李庆昆对自己“毫不客气”。穿上棉大衣、大头鞋,再背上全副武器装具练长跑,一天跑3个5公里,感觉快要晕倒的时候,就自己抽自己嘴巴。连投4箱手榴弹,胳膊疼到吃饭拿不起筷子。每天坚持俯卧撑、仰卧起坐和蹲起各做500个,累得上厕所蹲不下,小便尿血……新兵下连时,李庆昆瘦了45斤,5公里成绩成为全连第一,成为各连争抢的“香饽饽”。

  “李庆昆并不是天生就素质过硬,每一项本领都是在吃苦磨砺、不断淬火中练就出来的。”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旅长刘林吉说。

  全军特种兵比武,他勇夺3金,名冠群雄;陆军转型,他带领连队精武强能,攀登高峰。入伍14年,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面对沉甸甸荣誉和军功,李庆昆却说,“身上17处伤疤才是最美的勋章。”

  刻苦训练之余,李庆昆的理论学习也从不懈怠。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他专门买了一个笔记本,并在扉页写下“不辜负血洒疆场的前人、不愧对继往开来的后人、当好红军精神的传人”自我激励。

  “总书记讲过,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李庆昆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军人,无论平时工作训练多忙,都坚持理论学习不间断,摘录相关论述、撰写心得体会。如今,他已经积累了10万余字理论笔记和学习体会。

  “我的背后是祖国”

  2018年5月,吻别出生刚17天的儿子,李庆昆再次踏上马里熟悉的土地。时隔不到5年,祖国带给这里的变化深深感染了他:在加奥超级营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分外醒目;中国援建的尼日尔河三座大桥、水电站、企业厂房,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一次,李庆昆奉命赴机场取血,途中遇到了两辆武装皮卡车拦路,李庆昆下车与对方交涉,然而迎接他的是几支黑洞洞的枪口。

  “我们是中国军人!”李庆昆坚定地说。这时,一名没有任何派别标识的武装人员手指着插在车外的国旗,与其他成员耳语过后,一瞬间,几名武装人员示意放行,一路上,共有3处检查站,都顺利放行。

  走过硝烟方知和平可贵,走出国门更觉祖国伟大。李庆昆和战友们凝望着车上的那面五星红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马里,维和官兵几乎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紧急情况。但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死考验,李庆昆都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作为维和军人,必须履行好和平使命,传播好和平友谊。

  当蓬头垢面的妇女不小心跌倒,推车里的东西散落一地,他国哨兵怀疑她携有传染病病毒,对其驱离。李庆昆却冒着风险,走过去帮助扶起推车,捡起地上的物品。妇女眼里充满了感激,还特别用中文说“谢谢”;

  当看到孕妇抱着孩子翻拾食物垃圾、非洲儿童捡起官兵们掉在地上的半片菜叶塞进嘴里、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蜂拥而至,李庆昆毫不犹豫把自己那份物资送给他们充饥;

  当发现当地孩子经常偷偷穿越警戒区到哨位附近玩耍或索要食物,李庆昆邀请联马团东战区民事部门出面,协调帮助这些儿童入学,改变孩子们四处流浪的现实……

  执行维和任务期间,李庆昆争当友谊使者,用心擦亮中国军人名片。今年5月,中国维和官兵即将凯旋归国之际,一位与李庆昆结下深厚友谊的孟加拉维和军官,拿着李庆昆此前送给他的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来送别,他表示终于明白之前为什么说这本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创新,是让中国凝聚世界目光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就是最生动的写照和最有力的回答。”

  (文中图片由受访对象单位提供)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报道)

责编:葛思琦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