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为何让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魂牵梦萦”?

··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扬

  10月23日,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在泰山脚下隆重开幕。山东籍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法国文学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将上演一场文学大家对话。

  这是本月两位文学大家的第二次相聚。两人的缘分,还要从高密谈起。

  莫言让文学世界中的高密东北乡大放异彩,不仅吸引了万千读者,更深深吸引了同样具有“故乡情怀”的法国文学家勒·克莱齐奥。这位法国文学巨擘不仅对小说中的“东北乡”心向往之,更对现实中的高密充满好奇。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勒·克莱齐奥不仅去过高密,而且在数次中国之行中,他还多次谈及高密独有的“魅力”。

  早在2014年12月,勒·克莱齐奥与莫言共同出席山东大学举办的文学讲座。在交流过程中勒·克莱齐奥透露,他将在莫言的陪同下,到访潍坊高密。

  莫言解释说,他的作品《蛙》中描写了高密的胶河,小说中的胶河波浪滔天,水量充沛,赶得上长江,“如果看到真正的胶莱河,肯定会很气愤。一点水都没有,在小说家的笔下,却变成了亚马逊河。”

  “小说跟现实是有差距的,如果因为读了某个作家的书,非要去他的故乡看一看,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莫言的一席话让台下学生轰然一笑。

  “当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时,如果没有这种幽默感,文学就会失去本有的力量。”克莱齐奥表示,用诙谐的、有趣的甚至一种讽刺的态度去书写人生,恰恰是敢于面对人生的体现。勒·克莱齐奥的一番话,体现出他对莫言的欣赏和赞许。

  “简陋的房子还是30年前莫言夫妇离开的样子。莫言在此写下了他早期的作品,小屋的地是土,窄窄的砖墙裸着没有墙漆,它给人极度贫困的感觉,但同时让人感到希望,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看到莫言夫妇二人如何通过坚强的意志,创造全新的生活,激发出文学的才情。”

  2015年10月,勒·克莱齐奥受邀到北京师范大学讲座,主持人正是莫言。当谈及与中国作家的渊源时,勒·克莱齐奥饶有兴致地和现场观众分享了他的高密之行。莫言在讲座结束时也讲起了二人这趟旅程,称勒·克莱齐奥确实是很温柔、很和善的人,甚至有一份害羞和腼腆。

  “我父亲是一个90多岁的老农民,他这么一个法国大作家,亲自冒着严寒来看望,让父亲非常感动。父亲的听力已经衰退得很厉害了,但他似乎能够听懂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后来我父亲也单独跟我说,向这个大个子的法国人问好,感谢他到高密来看我。”莫言说。

  送走勒·克莱齐奥之后,村里一个很有艺术水准的摄影师送给莫言一张勒·克莱齐奥弯腰低头走进莫言家房门的照片。这个摄影师知道勒·克莱齐奥是大个子,也知道莫言家门口很矮,于是“埋伏”在院子里,抓拍勒·克莱齐奥进门的一刹那。摄影师问莫言,给照片起什么名字,我说叫‘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2016年5月,两位文学巨匠又相聚在浙江大学。数次的交流碰撞,让两位擅长用笔表达感情的文学家更加惺惺相惜。勒·克莱齐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再次提及曾坐火车到山东高密看望莫言的老父亲。莫言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我们虽然语言不通,但心灵相通。今天又见到勒克莱齐奥先生,心里感到很温暖。

  今年10月,两位诺奖得主聚首北京。在交流中,勒·克莱齐奥忆及几年前那次印象深刻的高密之行。勒·克莱齐奥表示,当身临其境时,他深刻的理解了莫言作品中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时隔5年,两位大家再次相聚山东。两人将带来哪些精彩观点呢,拭目以待吧!

  (大众日报记者 李扬 报道)

责编:巩小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