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看两会:山东花70亿治霾 蓝繁天增加21.4天
··
数据看两会(4)
山东花70亿治霾 蓝繁天数增加21.4天
这几年,环保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洁净的水,是老百姓的期待。山东环保工作铁腕治污,打出组合拳。本期数据两会,带您看看山东环保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蓝繁天”同比增加21.4天
2015年1-9月,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5.2%、12.2%、23.2%、11.6%,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67μg/m3,与2013年同期相比,改善27.2%。“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173.8天,同比增加了21.4天;重污染天数为11.2天,同比减少了11.7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6.97,同比改善14.2%。
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山东在环保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是分不开的。自2002年起,山东建立了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环境标准,在全省取消了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省政府分别与17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各市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和工作机构,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
山东还制定实施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逼着一大批工业企业直接按照2020年排放标准限值实施提标改造。
十二五期间,省政府编制实施了“十二五”总量控制规划和年度减排计划,细化分解了减排任务。截至目前,列入《山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368个重点减排项目已全部建成。2015年上半年,全省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3.1%、2.8%、3.6%、9.7%,远超0.5%、1.5、3.0和8.5的年度目标进度要求。
70亿资金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在治霾上的资金投入,山东向来不含糊。根据省财政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山东省级筹集资金70亿元大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比2014年增长5亿元。其中,为促进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早在2014年2月,山东省就出台了《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根据空气污染指标物季度平均浓度变化,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市,由省级给予补偿;恶化的则由市级向省级赔偿。2015年山东省级累计安排生态补偿资金2.22亿元,由空气质量改善的设区市自主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支出。
此外,还有15.56亿元,用于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同时筹集资金6.7亿元,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奖励政策,对国Ⅴ汽柴油质量升级、原油加工和综合利用改造项目等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加快我省成品油改造升级步伐。
22.73亿元,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太阳能集热、工业清洁生产示范、合同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补政策,支持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有效改善能源供给结构。
970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环保部门开展大气质量监测,配备机动车污染遥测、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污染源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等仪器设备,进一步提升了环境执法能力。
环保倒逼山东纸业顺利转型走出国门
环境标准的可预见性和引导性,不仅改善了山东的空气,同时,更是在造纸等高污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3年,全省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利税分别比2003年增加2倍和4倍,COD排放量减少了88.2%。
在地方环境标准的优化倒逼之下,曾经被贴上“落后”标签的山东造纸行业顺利度过阵痛和调整期,走上与环境共容发展的新路径,成为目前国内造纸的中坚力量,并走出国门,成为了发达国家的“香饽饽”。2014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招引山东麦草造纸企业赴美投资建厂,并给予企业500万美元奖励。(大众网记者 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