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山东人,山东事儿丨周华:用绣花精神“焊”卫铁路安全

··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70年来,齐鲁大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70年来,你、我以及你我身边的每一位个体,都是这场历史巨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大众网·海报新闻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推出短视频访谈栏目《70年,山东人,山东事儿》,听山东人讲他们的山东事儿。

  《70年,山东人,山东事儿》短视频⑤:

  周华:用绣花精神“焊”卫铁路安全

  大众网·海报新闻8月28日济南讯 (记者 朱肖明 杨振勇)“哐当哐当”的声音曾是许多人记忆中火车的代名词,如今乘坐在高铁上,立放一枚硬币不倒,行过千里也稳如坦途,究其奥秘,车轮下延展千万公里的高质量无缝钢轨功不可没。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70年,山东人,山东事儿》栏目记者来到位于桑梓店的济南铁路局焊轨基地,见到了全国铁路16家焊轨基地唯一的女焊轨专家——周华。

  “大学前从来没想过会做这一行,因为爸爸是铁路老职工,家里没男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子承父业’地被填报了大连铁道学院的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后,周华从不被看好的女学徒做起,到成长为一名焊轨设备的管护专家,18年来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给焊轨事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去的工艺流程比较单一,很多工位需要大量的人力。那时候没有百米轨,是25米的钢轨,轨种也单一,只有U71Mn(钢轨型号),焊接的标准就是保证钢轨焊住后一年不断头就行。现在,机械化操作解决了人力问题,轨种也多了,对焊接工艺的要求也比以前要严格。一个焊头出来,就是终身制的。这18年变化真得挺大的!”周华感慨道。

  对于自己的工作,周华有一套简单易懂的解释:把合格的钢轨母材选出来,通过完好的焊接设备和合适的焊接工艺把钢轨焊接在一起,之后把焊接接头的外观处理好,只要确定接头内没有伤就可以了。看似简单的原理,但实际操作起来不仅要付出体力,还需要毫米级的生产过程控制,一旦遇到难题,就会逼停整个生产线。有一次,因为钢轨材质含量变化,原来的工艺无法将钢轨焊接在一起,周华和同事们用了三个月时间,没日没夜地调试工艺,一点一点找出问题所在,生病了吃点药扛一扛,直到所有问题解决,生产恢复。

  “因为我这个工作关系到老百姓出行时的生命安全,必须要有绣花精神,对焊出的每一个焊头都要负责。”周华坚定地说。为保证焊过的钢轨接头焊缝误差控制在0.2毫米以内,要对钢轨焊头进行落锤试验。1000公斤的锤头,从3.2米的高度自由落体砸向钢轨接头2次不断,代表焊接检验合格,而周华她们自己制定的标准是砸4次不断。

  周华说:“现在的轨道越铺越长,高铁速度也越来越快,老百姓出行方便了,作为一名焊轨人,我感到很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保证焊轨质量,守护铁路乘客的安全,是我对祖国的承诺!”

责编:朱肖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