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系列评论③ 青岛经略海洋为何这么有底气
··
□海报评论员 朱延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今天的青岛给“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无论是连通“红黄青”三岛的胶州湾大桥,还是“空无一人”却又“行云流水”的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新活力”已经成为青岛这座海滨“老城”最直观的特点,追根溯源,创新使然。
青岛依山傍海、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聚集,深耕海洋、壮大蓝色经济优势独特。青岛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立足海洋优势和特色,坚持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努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率先走在前列,当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生力军。
把科技兴海放在首要位置,凸显了科技创新对青岛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科技创新要成为驱动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首要元素。从顶层设计出发,青岛激活海洋经济新动力,紧抓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依靠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为逐梦深蓝“加码提速”。
科技创新是实现从无到有的“引擎器”。胶州湾大桥作为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之一,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修建的第一座特大型海上桥梁集群工程。与胶州湾大桥一样,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也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不仅不断刷新自己创造的纪录,而且创造出了最新的世界纪录。每一次佳绩的创造都是从“0”到“1”质的突破,不管多少次的突破,背后所依赖的无不是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
科技创新不仅能带来从“0”到“1”质的突破,还能带来从“1”到“N”量的提升。青岛港集装箱码头从人工时代的装卸效率全球第一,走到了自动化时代装卸效率的全球第一。虽然都是“全球第一”,但自动化时代的单机平均36.1自然箱/小时的装卸效率,在“出大力”“流大汗”的人工时代是不敢想象的。不论何时何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会改变。
科技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青岛奋力实现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列的过程中,紧抓不松“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个“总阀门”。26家国内涉海大学和研究机构,34家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包括18位涉海院士在内的一大批科研人才,让青岛海洋科研力量在国内城市中首屈一指。此外,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始终是我国海洋科技研发水平的“珠穆朗玛峰”。富足的人才家底使青岛壮大海洋经济更有底气,高端科研院所与合理人才梯度使青岛经略海洋、创新发展更有后劲。这也是青岛经略海洋、逐梦深蓝的底气所在。
未来已来,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拥有科技创新“硬核”实力的青岛必将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中展现出“青岛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