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寻亲六十余年,临沂籍抗美援朝烈士终“回”故里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邱明

  67年前,祖籍山东临沂莒南的葛振康自愿报名,作为战斗骨干从原部队抽调到志愿军入朝作战,家人与其失去联系。60多年来,他的侄子、侄孙从未放弃寻找。2019年5月30日,在家人的努力下,葛振康的名字终于作为志愿军烈士镌刻进家乡革命烈士陵园的英名录。

  兄弟俩离别18年不曾相见,异地同年入伍

  葛振康兄弟排行老三,为生活所迫,1935年从现称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前葛集子村的老家闯关东出走。因为通讯不便,极少与家人联络。

  1945年9月,他的二哥葛振发在老家入伍参军。1951年,家人突然也收到了葛振康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和立功喜报,这才得知他跟二哥是同年同月入伍,只不过入伍地远在辽宁凤凰城。兄弟多年未见,却同为革命尽职,家人不由感叹他们的命运巧合,同时他们也推测,是因为即将随军入朝作战,葛振康才想法设法把证书和喜报寄回家,给家里留个念想。

  1950年,比葛振康寄回证书和喜报早一年,二哥葛振发已经跟随后来被称作“万岁军”的38军入朝作战。事后人们再次推测,残酷的朝鲜战场上,这兄弟俩或许随军擦肩而过,或许作为友邻部队共同守卫过某个战略要地,只可惜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如果凯旋归来,兄弟俩应该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尽的情。不幸的是,1953年葛振发随军回国后因意外去世。

  “从1935年三爷爷葛振康闯关东后家人就没见过他,直到爷爷去世他们兄弟也一直没见过面,甚至不知道彼此都在朝鲜作战。”葛振发的孙子葛洪志从父母口中得知了那段模糊的历史,他对爷爷、三爷爷的印象仅停留在入伍证明和立功喜报上,以及父母的记忆片段中。

  父子接力找寻烈士亲人

  相比爷爷葛振发较为清晰的人生轨迹,葛洪志更为三爷爷葛振康的经历入迷。葛洪志的父亲在世时,就曾持续通过书信、走访等途径寻找三叔葛振康的下落,直到1983年其患病去世前,他还叮嘱时年15岁的葛洪志要接着找下去。

  “三爷爷没结婚,我不找就没人操心这事了,这几十年去他的老部队20多次,走访过近百名他曾经的战友。”1988年,成年的葛洪志接力踏上找寻葛振康的路程。

  2016年8月,被查出已经身患肺癌晚期的葛洪志,更加紧迫地希望得到三爷爷葛振康的消息。

  转机出现在2019年清明节前夕。葛洪志辗转联系上了曾跟葛振康在同一部队服役多年的老兵范垂礼。后者建议他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查找。

  “沈阳那边说有这个名字,我听完一下子不知道该说啥了。”确认沈阳革命烈士陵园有关于葛振康的记录,葛洪志立即动身前往查证。

  经过多方求证,人们终于相对清晰地勾勒出了葛振康的从军轨迹。1945年9月在辽宁凤凰城入伍后,葛振康服役于后来改编为41军122师364团的部队,辽沈战役结束后,又经历平津战役,北平解放时所在部队在西苑机场接受了中央领导的检阅。其后又转战广西、广东。抗美援朝开始后,葛振康自愿报名,1952年入朝作战,1953年牺牲于朝鲜战场。但因为他是异地入伍,入伍时的籍贯地还属于莒县,后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为莒南,一字之差却分属两个地区。又因为41军没有大规模、成建制入朝作战,自愿报名参战人员是作为补充兵员分配到多支志愿军队伍,惨烈的战斗中可能没有条件详细统计牺牲人员信息。综合因素导致葛振康牺牲后,其家人没有得到相应的通知或讯息。

  2019年5月30日,在临沂市莒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的主持下,当地举办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仪式,将葛振康的名字刻录到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迎接烈士“回家”。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