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分级诊疗“活”起来?旁听群众代表建议基层与省级医院医生轮训

··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2月17日讯(记者 孙杰)长期以来,“一床难求”是省市级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在推行分级诊疗后,依然经常可以见到大医院人满为患与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鲜明对比。对此,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旁听群众代表、济南脑科医院院长成军群建议,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先进的常用医疗设备,建立基层医院人才与省市医院人才轮转培训机制,发挥优质资源带动作用,让老百姓在离家较近的范围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不必再大老远跑到省市级大医院“抢床位”。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在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后,各级医疗机构相继组建了医联体或双向转诊关系、公示了诊疗目录、转诊程序,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军群说,分级诊疗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在长期无序就医的环境下,基层医疗机构资源流失,发展缓慢。具体来说,目前各级医院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二级以上医院投入大,发展较快;基层医疗单位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各类辅助检查的软硬件与高等级医疗机构差距更大,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不足,致使信息管理系统简单,运作不够正常,资源共享不足,作用发挥有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实际人员与需求严重不符。成军群说,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基层医疗队伍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服务质量难以“取信于民”。培训工作落实仍不到位。

  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患者支付能力越来越高,一部分群众对分级诊疗理解有偏差,即使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基层也很难留住患者。不少患者迷信三甲医院诊疗,导致基层医院门可罗雀,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加剧了医患矛盾。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军群认为,首先要提高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识,从病种上更加明确诊疗的医院级别。同时进一步优化医联体内就诊、转诊流程,给辖区群众创造方便、快捷、合理的就医环境,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分级诊疗给自身就医带来的益处,从而自觉选择合理的级别医院就诊,推动分级诊疗政策的顺利实施。

  其次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需要的医疗设备,通过培训使医技人员尽快掌握仪器设备技能,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培训,为社区服务中心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全科医生。建立基层医院人才与省市医院人才轮转培训机制,发挥优质资源带动作用,提高基层医护工作者的服务能力,缩小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差距。探索建立绩效考核和补偿机制,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医保和新农合的互联互通,实现不回户籍地就可享受医疗报销。

  成军群还建议,建立由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和干预指导工作;建立慢性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团队签约的服务。

责编:巩小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