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山东非国有博物馆从“高原”上“高峰” 急需打通政策“肠梗阻”
··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2月15日讯(记者 孙杰)近年来,山东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场馆数量达311家,居于全国首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此多数量的非国有博物馆却没有一家跻身国家一、二、三级馆。对此,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大众网总编辑朱德泉建议,相关部门尽快落地国家已出台的政策文件,打通政策“肠梗阻”,对非国有博物馆进行“纾困健体”。
朱德泉说,据统计,目前,山东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国有博物馆,占比达57%。如果算上非国有艺术馆、美术馆等场馆,非国有公共文化场馆已经成为山东省公共文化建设以及文化惠民的重要承载,成为山东省发展文旅产业,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宝贵资源。
但数量多,并不意味着发展就好。朱德泉说,山东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通过调研,他发现,53%的场馆集中在青岛、淄博、泰安、济宁四市。其中,形成博物馆群落、博物馆片区的,只有青岛和淄博。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山东省非国有博物馆中没有国家一、二、三级馆。朱德泉说,由于政策配套、法规衔接等原因,山东省非国有博物馆享受不到与国有博物馆同等的法定待遇,绝大多数都亏损经营。即便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效应的临淄齐文化博物馆群落,多数场馆也难以为继,处于关门或半关门状态。
成立专班会商督查督办“两个文件”,提速相关实施细则落地
朱德泉建议,从四个方面对非国有博物馆进行“纾困健体”。首先,加大督办力度,以专班会商抓紧推动相关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落实到位。朱德泉说,《博物馆条例》明确规定了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待遇。之后又出台一系列文件,特别是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再次要求各地要认真做好国家文物局、民政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的落实落地。
早在201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就明确规定了:“省财政统筹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和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等资金,扶持、激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凡在我省依法设立、正常运行满1年且向社会免费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经绩效考核合格,每馆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绩效考核和奖励具体办法由省文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另行制定。”但朱德泉在调研中调查发现,时隔四年,具体办法仍没有出台。
朱德泉建议,山东省政府采用专班会商方式,尽快对两个文件的落实进行督查督办。同时研究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形成政策的叠加放大效应。
对标大唐西市、四川建川,山东非国有博物馆要从“高原”上“高峰”
坚持分类施策,助力我省非国有博物馆从多数量向高质量提升,从“有高原”向“有高峰”跨越。朱德泉建议,实施山东省非国有博物馆规范化建设工程,以淘汰与激励并举的运作机制,在综合扶持措施上不“撒芝麻盐”,不平均用力,重点扶持两三家品牌博物馆,对标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四川建川博物馆,形成政策引领、龙头带动的示范效应。
对口“特派”帮扶,补齐人才、科研、文创产品研发等短板
创新服务手段,发挥民办公助的效能,帮助非国有博物馆切实补齐人才、科研、文创产品研发等短板。朱德泉建议,以市为单位,借鉴高质量发展服务队方式,建立 “博物馆特派员”制度,针对创建国家一级、二级、三极博物馆对馆员数量、科研人员数量、科研成果数量等方面的硬性规定,选派国有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到有需求的非国有博物馆进行定向、对口帮扶。
朱德泉还呼吁,各地尽快成立非国有博物馆协会,作为申报主体帮助优秀非国有博物馆评级,享受国家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推动其在展陈等方面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联合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创产品,增强其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省市区三级合力、文旅一体,催生文化产业新动能
发挥三级合力,用好文旅一体优势,形成“博物馆之都”“博物馆特色小镇”等城市文化新名片,培育文化产业新亮点。朱德泉说,山东有的市、区,都分别出台过一些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省级政策不明朗,各地政策措施的力度普遍偏弱,单一措施无法形成合力放大政策效能。他建议,山东借鉴外省经验,设立省市区三级财政专项资金,对免费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根据参观人数、规模、开放时间等指标要素给予政策补助。
还要以新组建的文旅部门为主体,统筹协调研学游等优质资源,探索文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青岛、淄博打造 “博物馆之都”“博物馆特色小镇”等城市品牌,将非国有博物馆培育成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支柱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