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梆子:醇浓乡音 传唱百年

··

莱芜梆子:醇浓乡音 传唱百年

  《红柳绿柳》剧照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是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剧种,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08年,莱芜梆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莱芜梆子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唱腔高亢雄壮、刚劲挺拔、激烈奔放,气氛热烈、行腔流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莱芜梆子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演变而来;二是由徽班传授;三是由徽戏和梆子腔结合而成。

  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沿运河、顺驿道进入泰安一带。在此前后,秦腔经河南流传到汶上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地梆子腔。这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的性格和趣味,因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了争取观众,以利自身发展,“老阳春”便逐步吸收梆子腔这个艺术形式,开始了新的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越来越多,受当地方言、习俗和群众爱好的影响越来越深,梆子腔也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百余年来,鲁中腹地少有其他民间戏曲流传。莱芜梆子长于体现正剧,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家乡戏”。莱芜梆子历史上属于民间艺术,当地流传着“跑断腿,磨破脚,还不知赶上磨旦子(莱芜梆子著名老艺人)出角不出角”的歌谣,可见其魅力之大、影响之广。

  1954年1月,莱芜县民艺剧团成立,1956年更名为“莱芜梆子剧团”,使该剧种得以进一步发展提高。1977年《三定桩》赴广交会为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演出。1982年,剧团到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演出《红柳绿柳》。

  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李长生说:“做好莱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莱芜梆子剧团走访健在的老艺人,深入挖掘尚未掌握的剧目、曲牌,对他们进行抢救性录音、录像。在保留莱芜梆子地方鲜明特色的基础上,剧团加强戏曲革新,在音乐、唱腔、表演、舞美、灯光等方面大胆创新,顺应时代发展。

  2008年以来,莱芜梆子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儿行千里》三次在全省巡回演出,两次进京演出,获得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填补了莱芜梆子史上的多个空白。

  莱芜梆子剧团常年坚持送戏下乡,平均每年演出达到300余场,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借闺女》、《王华买爹》、《佘太君辞朝》、《十五贯》、《逼婚记》等30多个,深受群众欢迎。

责编:大众网·莱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