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哪些新进展?国家数据局局长答海报新闻
··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实习生 侯骁涵 北京报道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取得长足进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四成,智能产品、直播电商等成为消费新热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
海报新闻记者提问
3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会上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组建一年多来,国家数据局加大数字中国建设统筹力度,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积极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开展试点试验,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
刘烈宏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当前数字政府在线服务指数继续保持全球领先,2024年以来推出3批3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件量5100万件。推动制定《政务数据共享条例》,累计支撑各地区各部门共享政务数据超过5400亿次。
数字文化资源扩容提质,数字赋能传统文化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数字技术为数字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依托虚拟拍摄、图像渲染算法等数字技术打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票房登顶全球动画片票房榜首,赋能数字文创、影视特效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迭代升级,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县区,社会保障、适老改造等数字服务加快发展。
生态文明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已基本建立,构建起多维度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将设置数字生态文明专区,集中展示山水林田湖草沙和空天地一体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此外,我国与一批国家签署了数字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朋友圈”不断扩大;电商出海、算力出海、数字文创出海等新模式涌现,一大批“小而美”的合作项目惠及百姓衣食住行;数据跨境流动新规出台;中拉、中国-东盟、中国-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数字经济合作水平不断深化。
谈到下一步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方面的工作考虑时,刘烈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条主线,努力完成“十四五”规划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目标任务。”
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健全数字中国建设统筹推进机制,推出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综合反映数字中国建设运行态势。二是指导重点地区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抓紧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是分别印发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里程碑进展。四是擦亮“一会一展”金字招牌,高质量办好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和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服务数字经济和高技术发展,促进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