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火了以后,这些“野春菜”排着队来了,必须注意!

··

  正月里的什么菜最火?多数人的答案可能是:春菜。近期,随着香椿芽在各大生鲜市场上成为消费者们趋之若鹜的新鲜时令菜,还有越来越多的“春野菜”赶着趟儿进入市场,占据市民家庭的春日餐桌。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以鱼腥草、田七、迷迭香、地菜等为代表的春季时令野菜,成为了市民们的餐桌宠儿。这类“季节限定菜”不仅价格较高,烹饪制作起来也并不算方便。是什么原因让消费者们如此钟爱?食用这类“春野菜”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多种野菜排着队集中上市

  2月23日,武汉的阳光正好。位于汉阳王家湾的一座生鲜市场里,各种野菜被商贩们摆在了自己铺位的显著位置,以此来吸引市民采购。

  “现在的野菜品类多,可以一天买两种回去尝一尝。”看到记者在摊位前驻足观看,一位商贩主动推荐了起来。“这种田七菜和鱼腥草都是当前的春季时令菜,这几天卖得蛮好,可以尝一尝。”

  记者在市场里走访了解到,目前正在销售的春季野菜主要有田七菜、鱼腥草、枸杞菜、蒲公英、荠菜、香椿、野藜蒿、野茼蒿、野芹菜等10多种时令菜,卖得都还不错。“春菜鲜香爽口,大家都喜欢吃,而且就只有现在这段时间才有。”这位商贩介绍,田七菜刚上市的时候,每斤卖到50元。最近气温升高,田七菜的产量增加,开始大量上市,价格也跌到了每斤20元左右。此外,枸杞菜、野藜蒿、鱼腥草等时令春菜也普遍下跌,野藜蒿上周每斤20元,今天跌到每斤15元。

  在汉口宝丰路附近的生鲜市场里,不少摊位同样摆放着各种药食同源的春菜在售卖,他们除了按斤卖以外,还可论袋或把来卖,如野藜蒿、枸杞菜、鱼腥草、蒲公英10元一袋,野芹菜、野韭菜7元一把。市民刘阿姨表示,现在吃春菜正当时,给家人做腊肉炒鱼腥草、牛肉炒枸杞菜、五花肉炖野春笋等,无论怎么做,都是春天最新鲜的味道。

  不少人在露营时爱采野菜

  生鲜市场里的“家养版野菜”卖得俏,郊外绿地上的“纯正版野菜”也相当受欢迎。刚刚过去的周末里,不少人趁着户外踏青的机会在露营时采摘野菜。公开报道显示,武汉“纯正”野菜出现较多的区域是长江、汉江两岸,以及府河、东湖、南湖等江河湖畔的地方。部分郊外的滩涂、湖汊等地有会有野菜生长。

  2月23日,在青山的长江边,记者遇到了两位在此游玩,顺便采摘野菜的市民。“这些野菜都是我们认识的,小时候都采过、吃过,应该没问题的。”两位阿姨笑着说,她们摘取的野菜叶子都是自己见过、吃过、有把握的。“现在往春天走,有水和有土壤的地方,就可能出现野菜。在这里摘出一小盘野菜回去烫熟以后凉拌着来吃,味道非常好。”

  在汉口三环线下的府河边,趁着春日来垂钓、踏青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人在游玩时会把采摘野菜作为自己重要的郊游项目。一位正在钓鱼的老师傅介绍,春天的郊外很容易发现野菜,有时候他会摘一把,但总体上还是会比较小心。“春天的时候,几乎只要天气好,这府河边都会有人来采摘野菜,采得不晓得几开心!”

  蔬菜生产转向“家养版野菜”

  市民们在春天里喜欢自己采摘野菜,但更多的野菜还是生长在田间地头,由专业的农户进行种植。

  2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江新区阳逻街的绿果果生态家庭农场。只见基地里的一栋栋蔬菜大棚里生长着一垄垄绿油油的蔬菜,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农场主陶国民介绍,当前春季农场里主打的时令菜是野芹菜:“我们在最近两年里利用大棚种植野芹菜,可以比以往提前一月错峰上市。现在每天就能采摘4吨到5吨野芹菜送到市场。”

  在陶国民的家庭农场里,除了种植常规家常菜外,正在尝试种植药食同源的“家养版野菜”。据他介绍,药食菜与家种菜最重要的差别是香味不一样:“早春的药食春菜野趣十足,香味特别浓,可以说品质是最好的。”陶国民说,近几年,药食蔬菜虽然产量低一点,但价格较高,在市场上也是越来越吃香。接下来,他要考虑逐步增加一部分药食蔬菜试种,等成熟后再大面积种植。

  最好按实际需求选择食用野菜

  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食品专家分析,从吃饱、吃好到吃得健康,消费者对药食健康食材有了更多的全新认识,也越来越重视:“无论从消费观念,还是从经济价值角度来讲,药食健康食材都值得广泛推广种植。”

  尽管药食同源春菜正在占据着当下的春季蔬菜市场主流,但专家进一步提醒,这类春菜的食用有讲究,更不能贪吃。“比如患有肾炎和肾结石的患者要少食荠菜,肠胃虚寒、腹泻便溏者也不宜食用过多;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阴虚的人吃了香椿后容易加重肝火,尤其是阴虚、燥热的糖尿病患者;春笋虽营养美味,但消化能力差的人、脾虚的人、孕产妇要少吃,有消化道疾病的人最好别吃,消化能力正常的人吃春笋也要适量;田七菜含有活血成分,月经期妇女和孕妇不宜食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紫背天葵对体寒体虚的人群、过敏的人群不宜食用;鱼腥草本身性属微寒,体寒者、孕妇、中老年等身体较弱的人群不适宜食用。

  专家建议,药食同源的春菜野味十足,尽管鲜嫩爽口,但不要认为便宜就大量购买和贪吃,反而会“食”得其反,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在野外只采自己确定认识的野菜

  如果市民在野外郊游时,一定想要体验采野菜、吃野菜的“春日限定感觉”,该注意哪些问题?

  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孝琴介绍,生长在河滩、江边、田埂、堤坝等处的野菜的种类繁多,市民们在挖野菜时务必要注意,只去采摘一些确定自己认识的、吃过的野菜。对于不确定是否认识的野菜,最好不要采摘,更不要轻易食用,避免伤害身体。

  专家提醒,目前的野菜种类多样、识别有难度。部分已经实现人工种植的野菜,比如鱼腥草、野藜蒿、野芹菜、马齿苋、荠菜等品种可能容易被认出,也是很多市民们吃过了的。但是,野外还存在有更多市民没见过的野菜,肆意采摘食用是有风险的。因为部分长期生长于山野荒坡地的野菜甚至可能存在有毒性,还有些野菜则可能在食用过后会出现腹泻症状。所以即使是可以吃的野菜,市民在食用时也要有度。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周小平 王欣悦

  

责编:石慧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