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施乾平:为促进民心相通搭建桥梁

··

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2月21日,走进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记者感受到满满“创新”的氛围。在金恒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领先国际的超宽幅工业打印机正在作业,整机无人看守,通过智能化打印实现影像级画面输出。园区另一侧,是华纳控股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钠离子电池核心技术团队共同成立的一家新能源公司,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多场景应用提供核心材料。

  全国政协委员,德迈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恒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华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在山东发展的侨商,从创业、兴业到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华侨华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他将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围绕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文交流、提高民营企业纾困政策精准度等提出提案,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华侨华人在助力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合作中发挥作用。

  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聚合了优质科技产业资源,经过五年发展,吸引了330余家企业进驻。施乾平一边创业,一边以自己在山东投资兴业的切身经历,讲好山东故事,宣传山东这片投资热土。过去几年,他积极推动开展了“访侨企、送服务”金融服务发展银企对接会、新侨创新创业恳谈会、同心沙龙送政策等系列活动,深受侨界欢迎。“我要继续当好山东对外宣传的‘小喇叭’,以侨为桥、以侨引资、以侨引才,助力山东‘双招双引’。”施乾平说。

  作为侨联界全国政协委员,施乾平的履职实践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广泛联系海内外侨界人士,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步伐不断加快。施乾平曾在海外打拼多年,深知海外创业的不易。他认为,侨商具有联通中外的优势,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有益支持;同时,依托侨商网络,中国企业能够更快融入当地市场,拓展发展机遇。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施乾平积极参与调研履职,先后提报了10个提案,其中2023年、2024年提出的提案,都被列为全国政协年度重点督办提案。近两年,报送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致公党中央等采纳69篇(次)。

  “未来,我在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的同时,将继续做好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增强履职本领。”施乾平说道。

  (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责编:杨童童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