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只机器狗陪老妈买菜,我们距离这一步还有多远
··
这个春节以来,机器人、机器狗“很忙”。
2025年央视春晚,宇树机器人参与表演的舞蹈《秧Bot》,赢得全国观众喝彩。
“公司的机器人、机器狗产品目前销售情况非常火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宇树科技工作人员一位透露。
近段时间浙江多地活动现场,机器狗的身影不断闪现。10余只宇树机器狗化身舞狮队在杭州文三街区“闹元宵”,杭州中小学生也在新学期迎来了他们的机器狗“新同学”。
闹猛的机器狗让人们发出“未来已来”的感叹,也让不少人心动,机器狗是否也能更多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日常?
“能不能买一只机器狗给我妈买菜用?”家住杭州拱墅区的程女士就有这样的诉求。
想买一只机器狗陪妈妈买菜,“还需配备一个操控员”
跑步翻越、花式跳舞、背负重物……今年春节期间,看着身手矫健的机器狗,程女士忽然动了一个念头,“如果有机器狗的陪伴,我妈以后买菜会方便多了。”
程女士的母亲之前因为意外骨折,走路很不方便,平时出门买菜但凡多买一点,都不是一件轻松事。出于给老人减轻一些负担的考虑,程女士向宇树科技的销售询问了售价,其中Go2机器狗售价不到一万元,“原来个人也能买得起。”但仔细询问之后,又让程女士燃起的热情冷却了。
“工作人员告诉我,如果要让机器狗跟着老人出门买菜,目前还不太现实,因为上路之后地形复杂,还需要配备一个操控人员跟随机器狗进行相关操作,让老人自己来操控现在来说也很难完成。”
程女士就此作罢,但她还是很期待:“机器狗在智能化方面能进一步提高就好了,比如开发一个跟随系统,出门买菜,不需要配上一个操作人员,就能主动跟着老人出门。”
如程女士一样,越来越多人希望并开始尝试借助科技力量赋能生活。
在社区在园区,机器狗志愿者、机器狗外卖员都已上线
事实上,春节前,会送馒头的机器狗就在杭州上城区小营巷社区上岗了。一只名叫“笨笨”的“机器狗Go2”成了社区明星。它背上驮着馒头和人大代表民情民意收集筐,循环播放着接地气的顺口溜,敲开一户又一户家门。

受访者供图
“笨笨上岗第一天,从红巷幸福邻里坊出发,沿着既定线路行走,约40分钟就完成了任务。”小营巷社区党委书记曹琛告诉记者,今年初,4位全国人大代表将这只来自宇树科技的“机器狗Go2”,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了小营街道居民,大家给它取名“笨笨”。
“我们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社区总人口四分之一,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及空巢、独居老人有千余位,所以我们启动了‘小雨馒头’暖心公益项目,每天由志愿者制作馒头,送给社区里的独居孤寡老人,还会送到社区服务点。”

受访者供图
现在,“笨笨”天天会和志愿者一起送馒头。“最开始调试,还担心机器狗不会爬楼梯,实际上,它不仅能够轻松适应各类地形,还能通过远程视频进行精准控制,而且越用越灵敏,越用越聪明。”曹琛说,目前机器狗已经完全融入到社区生活中,除了送馒头,还能充当小区平安、反诈宣传队,以及夜巡逻志愿者等。
“叮!您的外卖已由机器狗送达,请取餐!”在西湖区蒋村街道三深国际园区,名为绝影X30的机器狗也很活跃。它身披银灰色“铠甲”,背着外卖箱,由高精度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组成的“眼睛”炯炯有神,遇到行人自动避让,上下坡如履平地,几分钟就能把餐食精准送到企业员工手里。

西湖区供图
这位机器狗“智能配送员”,来自于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科技。它搭载了自主导航和智能避障系统,能负重20公斤,经过在园区落地测试,无论是配送外卖、快递,还是企业间的文件传递,它都能高效搞定。
据介绍,三深国际园区入驻率超91%,聚集了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日均人流量破万。但园区封闭式管理,加上两大商业综合体环绕,直接催生了外卖、快递配送的“最后一百米”难题——高峰期配送员排队等电梯、效率低、员工取件耗时费力,甚至影响工作节奏。
“以前中午取餐,要等十几分钟电梯,现在机器狗直接送到办公室门口了!”园区员工小李点赞这波操作真香!
科技公司:目前以商业表演为主,暂无法进入家庭
“刚刚又对接了一家要买机器狗的公司,但是现在产能还跟不上,交付周期要一两个月。”杭州汪星人科技有限公司、禾谷智高机器人(杭州)有限公司战略顾问李晓军告诉记者,春节以来,机器人、机器狗很忙很忙,档期十分紧张。
“技术热潮下,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狂欢。”李晓军明显感觉,央视春晚过后,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凭借灵活的舞蹈表演火爆出圈。随后,其G1(售价9.9万元)和H1(售价65万元)机型首发即售罄,但因供应不足迅速下架,转向租赁市场。
“目前宇树G1需搭配专业操控人员,租赁场景比较集中于景区、展会、开业活动等短期表演需求。”李晓军表示,机器人机器狗要从表演升级为“多场景服务载体”,进而应用到日常生活,还有一段距离。

西湖区供图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产能扩张速度还滞后于市场需求,短期供应比较紧张。此外,租赁公司需配套操控人员,物流成本等进一步推高服务成本。”李晓军提到,在一些封闭式的物业小区、商业园区现在已经能够实现巡检机器人批量化服务,类似保安巡逻、管道巡检等功能,这样可以提前扫描路线,进行标准化设置。
但像读者提出的日常买菜陪伴这样精细化的需求,实现难度更大:“首先机器人大量上马路就比较棘手,暂无相关法律政策规范,另外成本高昂,上路要更精密定位,模型完成后还要长时间完善训练。对普通市民来说,现在买机器人、机器狗直接用到生活可能还达不到预期效果。但机器人的生产生活应用一定是大势所趋,多场景应用也会让机器人真正触手可及。”
“要做到端对端的场景应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是在商业场景中做表演为主。”云深处科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狗作为家庭管家的角色,还需要进行更深入发展,等大模型更加成熟化,做集成才有可能。(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