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帅宫鲁鸣出山,中国女篮重回“三从一大”时代?

··

  中国篮球协会11日正式宣布,68岁的老帅宫鲁鸣再次出山,担任中国女篮主教练。这一消息也引发球迷广泛关注,20年前首次执教中国女篮时,宫鲁鸣的训练理念就是“三从一大”(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女篮会重回“三从一大”时代吗?

  老帅再成救火教练

  宫鲁鸣是中国篮球界的功勋人物,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都为中国篮球立下赫赫战功。他也是中国篮坛最著名的“救火教练”,1995年首次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次年带领队伍首次冲进奥运会八强,此成绩至今仍然是中国男篮的奥运会最佳战绩。1999年,宫鲁鸣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女篮主教练,他让中国女篮迅速走出低谷,短短几年内连夺亚锦赛、亚运会冠军。2014年,宫鲁鸣第二次担任中国男篮主教练,次年带领队伍夺回亚锦赛冠军。此次重新出山,宫鲁鸣接手的又是近两年迅速下滑的中国女篮。

  1999年至2005年担任中国女篮主教练时,宫鲁鸣曾培养出以苗立杰、隋菲菲、陈楠为代表的“白金一代”,当年在执教过程中,他一直强调“三从一大”的训练理念。“三从一大”是中国体育界的传统训练理念,强调从严管理、从难训练、从实战出发,并通过大运动量训练提升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这一理念在宫鲁鸣的执教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他首次执教中国女篮期间,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成功打造了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三从一大”理念也面临争议。有种观点是,这一理念过于强调体能训练,忽视了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化需求,尤其在当今流量时代,年轻运动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可能不再适用。毕竟如今的运动员多为95后和00后,她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个性鲜明,习惯于社交媒体和娱乐化生活方式。如何在不压抑个性的前提下做好球队管理,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宫鲁鸣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宫鲁鸣此次回归,明确表示将坚持“三从一大”和科学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篮球理念,组建中外结合的教练团队,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当然,宫鲁鸣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他的执教能力,还取决于他能否在传统理念与新时代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如果能够成功融合“三从一大”与科学训练、个性化管理,中国女篮有望迎来新的辉煌。

  加速换血从头再来?

  和《出师表》的诸葛亮一样,宫鲁鸣此次“二进宫”也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女篮痛失好局无缘八强。从2022年女篮世界杯的亚军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未能小组出线,中国女篮的下滑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宫鲁鸣该如何改造球队也值得关注。

  1999年底,中国女篮无缘2000年悉尼奥运会,彻底跌到谷底。宫鲁鸣成为“救火教练”,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女篮阵容进行大换血,一批老将被弃用,包括苗立杰、隋菲菲、陈楠等在内的一批20岁左右的年轻队员进入中国女篮。这种做法当时曾遭到了媒体和部分老队员的反对和质疑,但事实证明宫鲁鸣是有魄力和眼光的,他知道中国女篮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执教仅仅一年后,中国女篮就重夺亚锦赛冠军,2002年釜山亚运会又力克东道主韩国队夺得冠军。同年,中国女篮还获得女篮世锦赛第六名,宫鲁鸣对中国女篮的改造获得成功,苗立杰、陈楠、隋菲菲、卞兰等也开启了新千年中国女篮的第一个“黄金年代”。

  20年后,宫鲁鸣重执中国女篮教鞭,以他铁腕治军的管理风格,中国女篮很有可能再次迎来一次“青春风暴”。李梦、黄思静、王思雨、杨力维等1995年、1996年出生的球员,即将年满30岁。由于伤病影响,有些球员的状态已经大不如前,她们未必能适应宫鲁鸣的魔鬼训练方式,退出国家队或许是她们唯一的选择。新一届中国女篮,或将以韩旭、李月汝、李缘、张茹等1999年或2000年左右出生的球员为主。正所谓不破不立,只有大胆起用新人加速换血,中国女篮的未来才有希望。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新民晚报 李元春

  

责编:石慧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