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蹦床教练和20多个备战省运会的“好苗子”

··

  海报新闻记者 郑昊 孙博洋 报道

  省运会、青运会、全运会、奥运会……无论是什么规格的比赛,身为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就是他们的目标。新春走基层,海报新闻记者带您走近基层的体育人。

王胜男在指导孩子训练

  “一个都不能少”

  “1,2,3,4,5……好了,人全了,出发!”

  王胜男,曾经的全国冠军,如今是济南市皇亭竞技体育学校蹦床队教练员。作为一名市级运动队的教练,王胜男深知自己奋斗的目标,就是每四年一届的山东省运动会。眼下,他正忙着为2026年要举办的第26届山东省运动会做准备。

  因为皇亭体校本部没有蹦床馆,所以孩子们平时都要坐大巴车,前往清河北路的济南市体校进行训练。对于王胜男来说,每天的工作要从“数人”开始。

  王胜男一边指导学生,一边向记者介绍:“队里有20多个孩子,年龄基本在2012年到2018年之间。他们都是备战26届省运会的苗子。”

  在王胜男眼中,参赛时这帮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到达训练场地时,另外一名教练华顺已经在蹦床馆等候着大家。记者注意到,在这个1000平米左右大的训练场内,摆放了7个达到国家比赛标准的蹦床。据了解,在华顺教练的带领下,从这间蹦床馆里“走出”了多位省运会冠军乃至全国冠军。

  “咱们的目标是拿几块金牌?”听到记者的提问,王胜男和华顺两位教练相视一笑。王胜男指了指正在训练的孩子说:“那得看他们了。”

  孩子们悄悄告诉记者,两位教练有两幅面孔:训练场上是严厉的“魔鬼”,训练场下则是慈祥的长辈。王胜男坦言:“在这里,练哭的孩子有的是。”

类卓其(中)在训练

  懵懂中的坚持

  今年7岁的类卓其,是20多名队员中的一员,也是团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

  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蹦床这项运动看起来似乎没那么艰苦。在他们眼里,蹦床的床垫更像是游乐场。在完成30圈场地跑、压腿、热身等训练环节后,类卓其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站上了床垫。

  类卓其练习蹦床已有3年,在教练口中,她是最用功的孩子之一。

  “蹦床苦不苦?”

  “苦。”

  “那你喜不喜欢?”

  “喜欢。”

  “有什么目标?”

  “拿金牌。”

  类卓其认真地回答记者的每一个问题,尽管这个小姑娘还区分不开运动会的等级,拿不同颜色的奖牌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拿牌”这个目标却扎根她的内心,努力训练就是为了夺得奖牌。

孩子们在训练中

  家长的陪伴与付出

  蹦床馆门口,坐着一排等候的家长。类卓其的父亲类勇告诉记者:“让孩子练体育,为的是强身健体。”

  当得知类卓其被教练表扬后,类勇会带着女儿喝她最喜欢喝的南瓜粥。类勇很看重孩子的训练。当女儿结束一天的训练后,类勇还会带着类卓其到千佛山跑山、跳台阶。给女儿绑上沙袋后,类勇要陪着类卓其完成1000个台阶的蹦跳。类勇总跟女儿说:“爸爸陪着你,我们一起训练,一起学习。”

  教练,在慈祥和严厉中随时切换;队员,小小的身躯在懵懂中咬牙坚持着;家长,永远守护和陪伴在孩子身边。每一块奖牌背后,都凝结着个人、团队与家人的付出与心血。

  

责编:孙翔
审签:马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