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从下岗女工变“送岗顶流”,她帮近40万人次找到“生命光华”

··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厚道山东人——道德榜样在行动”特辑系列。

  “好几次都吃了闭门羹,真有点想放弃的感觉,但一想,我曾经也是一名下岗职工……”。曾是下岗职工的王文华,现如今,是青岛市即墨区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当家人”。

  29年来,她心系失业姐妹,为近40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

  临近春节,曾经失业的姐妹们已成长为优秀的行业能手,有的甚至成功创业,她们组团回到了“娘家”,一起交流工作经验。

  “我这羽绒服花了七八百,也不心疼,原来都是买人家打折处理的,现在也上档次了。”月嫂孙其香笑着给记者展示自己的新羽绒服,以往生活拮据的她,如今也愿意消费打扮自己。

  “真心感谢文华大姐,让自己活得有价值了。”孙其香眼角带着泪光,抱着王文华说道。她已经干了9年月嫂,现在做住家月嫂月薪一万六。

  “不是光干活,文华大姐一直鼓励我们参加职业大赛。” 在王文华的鼓励下,孙其香参与多项赛事,先后荣获了青岛市首席金牌月嫂,山东省首席金牌月嫂等称号。

  在提高家庭收入的同时,孙其香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我价值,而王文华最懂她们的内心。

  “摆过地摊,也卖过菜,真是渴求一份工作”。1987年,18岁的王文华来到了即墨纺织厂参加工作。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王文华荣获了“即墨劳动模范”。1996年,纺织厂因经营不善倒闭,王文华被迫下岗。

  后来,即墨总工会的工作人员找到她,希望她可以从事职业介绍人的工作。思考再三,王文华抱着“试试万一有效果”的心态,成立了即墨第一家工会职业介绍所。

  那时还没有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来招工人,王文华就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跑。没有资金,就自己手写招聘广告,跟同事起早贪黑去广告栏贴;跑企业,找厂长,上门问要不要工人,四处碰壁却并没有让她打“退堂鼓”。

  每每想到还有一群下岗工人需要工作,王文华继续咬牙坚持登门,询问是否用工。一周后,王文华终于找到了第一家愿意“试试看”的企业。不到一年时间,王文华先后帮助多家企业解决了招工问题,让18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很多企业只收35岁以下的员工,那大龄的下岗工人怎么办?王文华又开始摸索家政行业,申报国立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学员15万余名,累计为10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学校也被山东省总工会评选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培训机构。

  帮人找工作的这十几年间,王文华将社会服务陆续拓展到多个领域,在职业介绍所的基础上,成立青岛市即墨区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员工从最初的几名,扩大到数百名。

  29年来,王文华收到了一份又一份诚挚的感谢和300多面锦旗。

  “很值得!”王文华告诉记者,“感觉比我挣了很多钱都值得,这个价值跟钱是没法比的,悬崖边上拉她一把,我感觉心里很舒服,这29年的艰辛,都不算什么。”

  为了让公益之路走得更广,王文华又准备开拓新领域。她表示,在新的一年,她们想为新业态群体做点事儿!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钟迎雪大众新闻编辑 刘宪伟 设计 吕文佳 实习生 李姿萱)

  

责编:宋玉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