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德路|从码算盘、上门收的峥嵘“税”月 聆听时代进步的足音
··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大众网·德州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单位进行深入采访,结合史志资料,推出“改革德路——纪念德州市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分“致敬”“献礼”“见证”等系列,聚焦40年来德州的改革实践,通过老照片、微视频、回忆录等形式,反映身边变化、命运转折、历史进步,讲述一个个反映德州40年发展变化的故事。
2018年7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德州市税务局正式挂牌
改革德路|从码算盘、上门收的峥嵘“税”月 聆听时代进步的足音
大众网纪念德州市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之九
记者 翟岩 蒋丽君
那时候,需要手工汇总每一张税票,按报表项进行分类统计,用算盘进行计算;
那时候,坐在办公室里的不是好税官,税收员骑着自行车,逐个企业去收税;
那时候,县城里,一个企业年纳税仅有2000元;
……
聆听时代的足音,全市税务系统有了宽敞明亮的办税服务大厅,一台台液晶显示屏电脑排放整齐;哒哒的键盘声取代了噼里啪啦的算盘声;“最强大脑”互联网大大代替了一袋袋堆积如山的申报材料。全市组织税收收入从1994年6亿多元,到2013年突破200亿元,数字跨越的背后是激昂改革鼓点下的历史跨越。
“为国聚财 为民收税”是国家税务总局德州市税务局一直不变的使命,他们见证着德州经济的飞速发展,亲历着改革开放春风带来的巨大变革。2018年是税务系统有着重要标签的一年,国税、地税重新成为“一家人”,如今“三定”方案已落,德州市税务局正迎来崭新的时代。
“税务老兵”迎变革,数字见证大发展
2018年7月5日,当看到火红的绸缎缓缓从牌匾上被揭落下来,白底黑字的牌匾上那一行“国家税务总局德州市税务局”时,拥有38年税龄的德州市税务局副调研员许良江,一名税务老兵,感到一股热血在身体内流淌。面对新的开始,他情不自禁地追忆起38年前刚刚迈入税务系统的那一刻。
1992年4月,德州市(现德城区)首届个体税法知识竞赛举行
1993年4月,德城区税务局组织干部职工走上街头宣传税法
1980年,刚刚从山东省财政学校毕业的许良江被分配到了陵县财税局,“穿上税服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许良江说。
1994年,他见证了国地税分设,这次改革后,工商税制由之前的32个税种合并为18个。“如今再次见证合并,我深深懂得,国地税的分分合合都是顺民意、顺国体,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好事。我能参与其中,感到十分荣幸。”许良江说。
2005年12月29日,中央向全国农民宣布取消农业税,终结了2600余年来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德州作为农业大市,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
2016年5月1日零点,德州市首张生活服务业增值税发票在德州美丽华大酒店顺利开具。当日早晨,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的纳税人自开和国税代开增值税发票首票均顺利开具,这标志着德州市顺利实现营改增税制转换,是各行业全面营改增的历史见证。
这一天起,实施了66年的营业税告别德州税收舞台。
许良江不仅亲历了改革,也亲眼见证了税收工作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工作那几年,缴税主体还是国有企业为主,几乎是没有民营企业的,当时在陵县,一家企业全年的纳税额仅有2000元左右,全县也只有几十户企业。
1994年国地税分设之年,全市税收收入仅6个多亿元,1996年过10亿元,2006年过50亿元,2010年过100亿元,2013年超过200亿元。
这一串串的数字,诉说了德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企业的爆发式增长,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
手拿算盘去收税,脚比路长一心为民
回想起当年的收税场景,许良江和周吉峰打开了话匣子。
38年光阴荏苒,许良江说,自己的工作装备从算盘、电脑再到功能强大的网络,演绎着税收变迁的“三部曲”,也见证了税务系统成长的风雨岁月。
记得刚就业时,算盘是每个税务人员必备的“装备”,也是老前辈眼里的“税收传家宝”。“听着指下那流畅的噼里啪啦算盘珠子声,感觉悦耳动听。”许良江说,当时没有报税这一说,全靠税务人员上门收取现金。
1996年4月3日,禹城市国税局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税法宣传活动。
1998年4月,乐陵市国税局郭家女子分局两名工作人员,不顾路途遥远深入农户家中宣传税法知识。
1985年周吉峰进入税务系统,18个同事挤在两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不过当时坐在办公室的就算是“旷工”,必须走出去,到企业去,到市场去。因为没有交通工具,出行全靠双脚或者自行车。每到月底关账都要赶做七八张报表,几大本税票,要分税种、分行业和分经济性质等不同类型来统计,全都是手工汇总。
据周吉峰介绍,就连执法追踪,也是人工完成。周吉峰向记者讲述了“一头猪”的故事,一头猪处理变卖后需要收税17.5元,某税收人员前脚上门收税,随后便有执法追踪人员上门核实。无论征收税款数额大小,相关部门都逐一进行核查,让每一笔税款都做到依法征收。不管在哪个时代下,依法征税一直是税务系统的根本。
到了90年代初,德城区国家税务局有了2台“大脑袋”电脑,纳税人把报表送到相关部门,税务人员再根据报表一条条录入电脑。2002年鼠标轻点彻底取代了笨拙的DOS指令输入,手工做报表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从2003年起,很多创新的办税和办公方式出现在日常工作中。先是局域网的建立,随之而来的是征管系统的更新换代,办税越来越便捷。
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办税更加智慧便捷。“码”上告知,轻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涉税事项办理流程、报送资料、政策解读,助力税收业务轻松办理;刷卡缴税,不仅缩短了纳税人的缴税时间,也使“税、企、银、库”互联终成一体;网上办税,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宜;自助服务,推广应用24小时自助办税终端,办税无需排队等候,纳税服务从“八小时”延伸到“全天候”……税务机关从此按下了“互联网+税务”快捷键,给纳税人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办税体验,进一步提升了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对话“老账房”,30年老会计畅聊“税”月
德州华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财务副总侯文俊是一名30年的老会计,在他管理的“老账房”,见证了税务系统30年来的巨大变化,说起这些年的缴税经历,他如数家珍。
“80年代,税收管理属于松散型的,缴税周期与缴税依据都不固定。”侯文俊说,到了1994年之后,税收才逐渐规范起来。2003年德城区有了办税服务厅,这期间,企业爆发式增长,在2007年以前,一到申报期,办税服务厅比菜市场人都多。
2006年9月6日,某企业会计正在展示手机收到的由国税部门发出的提醒各项纳税事项的短信。
聊起税收政策的获取方式,侯文俊依然记得1994年之后的几年,周吉峰每月18日固定举办的“纳税人课堂”,从课堂上,纳税人可以获取很多政策“干货”。后来有了公告栏,大家可到公告栏查看,再后来除了每年的税收宣传月进行广泛宣传之外,2003年开通12366纳税咨询热线,2014年底,开始了微信宣传,近年来,税收宣传无处不在。
30年来,侯文俊的账本也“好看”了,1990年前后,一家3000人的企业,一年缴税额在300万到500万元,到2010年,同样规模的同质企业,纳税额可以达到3600万到4000万元,直接翻了十翻,这让侯文俊无法想象。
新税务机构成立后,德州市税务干部积极落实税收政策,全力助推德州市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10月26日,税务干部深入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齐河分公司调研。
“以前报出口退税,需要两个人搬着一袋袋的审核材料前往税务部门,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无纸化。”30年来,令侯文俊印象最深的要数出口退税业务,2017年以来,德城区第一批无纸化申报运行,全区共有4家企业享受全网申报,华源纺织便是其中一家,从网上申报后,只需两天,税费便可退到企业账户。而这项业务,在10年前,需要至少2个月的时间。
目前,德州市税收现代化稳步推进,“简政放权”和“互联网+税务”为纳税人带来更大的便利,2018年随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推行,税务部门也在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更加方便纳税人,让纳税人满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税企双方将继续紧密携手,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共同推动德州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