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深入推进婚丧改革:红白事简办,有面子有里子

··

  沂水县以“喜事新办”和“惠民礼葬”为核心内容深入推进婚丧改革

  红白事简办,有面子有里子

  11月2日凌晨四点,天还未亮,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崮安村的喜事新办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带着电子鞭炮,齐聚新人赵同洋和王静家中。他们分工协作,打扫卫生、整理床铺、布置婚礼现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证婚人,为新人送上祝福。“婚礼办得热热闹闹,还不铺张浪费,给我们这个小家庭省了2万多元,真是面子里子都有了。”赵同洋对这场婚礼赞不绝口,现在村里年轻人办婚礼基本都这样,既节省了开支又避免了攀比。

赵同洋与王静的婚礼现场。

  同样感受到移风易俗变化的还有沂城街道西朱家庄社区的新人们,这里的移风易俗服务站免费提供喜庆装饰、传统婚礼服饰等,并协助布置新房。“婚俗改革不仅减轻了新婚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让村里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民风、乡风也更加淳朴。”沂城街道西朱家庄喜事新办志愿队队长刘为民说,“现在不论谁家办喜事,大家伙儿一起帮忙张罗,既省了钱又热闹隆重,真是一举多得。

红白理事会成员们帮忙布置婚礼现场。

  婚俗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针对以往婚嫁领域存在的攀比风气和大操大办现象,沂水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县级层面出台《关于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喜事新办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广集体婚礼、文化婚礼、民俗婚礼三种简约文明的婚礼形式;镇村结合实际制定《红事理事会章程》《喜事新办指南》,全县1040个村居全部成立喜事新办志愿服务队;打造21处集体婚礼基地,引导新人主动参加集体婚礼,县委宣传部组织各界文艺人才为新人提供摄影服务、赠送书画作品、歌舞送祝福等。如今,该县九成以上新人选择新式婚礼,每场婚礼平均节省1万—3万元。

  为了让简约文明的婚嫁理念在全社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沂水县创作了《乡村喜事》《石榴花开》等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环保健康的良好社会风气。

  在殡葬改革方面,沂水县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11月6日,记者走进沂水县四十里堡镇的金銮福泽生命纪念园,数以百计的大理石卧碑整齐排列,四周侧柏环绕。纪念园还配设了集中祭祀区、告别厅、家属休息室、看护房、停车场等基础服务设施,创新性地采用草坪葬、树葬、壁葬等多种生态节地葬式。“以前村里办丧事,火化后大都是骨灰装棺再葬,起坟头、立大碑,各项费用都不低。”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党委二级主任科员杜以伟说。

沂城街道公墓。

  2017年5月,沂水县在全国率先实施以“惠民礼葬”为核心内容的殡葬改革,全面免除了本地逝者的遗体运输、火化、骨灰盒及悼念厅、公墓使用等费用。为推动改革顺利进行,沂水县在全县范围内一次性建设“生态化、园林化”公益性公墓110处,现有墓穴18万多个,新去世人员骨灰进公墓安葬率达100%。

  每当有村民离世,红白理事会成员会迅速响应,携带条幅、音响设备、黑纱白花等物品前往逝者家中,协助操办丧事,并举办“追思会”。“追思会”由乡镇工作人员主持,村党支部书记致悼词,简化了丧事流程,让每位逝者走得有尊严、有体面,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目前,沂水县的殡葬改革已经步入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轨道,6.7万户逝者家庭享受到“殡葬全免费”政策,节约社会殡葬支出14亿多元,节省土地1400多亩。

  婚丧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认可。沂水县在县级媒体开设专栏、创演小戏小剧,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宣传;对主动参与改革、表现突出的家庭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沂水县委书记陈士贤说:“我们以‘喜事新办’和‘惠民礼葬’为核心内容深入推进婚丧改革,蹚出了一条移风易俗新路径,沂水也成为全国唯一婚俗改革、殡葬改革双试点县。”

  (大众新闻记者 杜辉升 刘元迪 通讯员 温敏)

责编:马婉莹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