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德路|鲁西北第一座儿童乐园见证几代德州孩子"解放天性"
··
编者按: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大众网德州频道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单位进行深入采访,结合史志资料,推出“改革德路——纪念德州市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分“致敬”“献礼”“见证”等系列,聚焦40年来德州的改革实践,通过老照片、微视频、回忆录等形式,反映身边变化、命运转折、历史进步,讲述一个个反映德州40年发展变化的故事。
1987年12月25日,德州儿童乐园正式开园。
改革德路|鲁西北第一座儿童乐园见证几代德州孩子“解放天性”
大众网纪念德州市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记者 翟岩 蒋丽君
1987年12月25日,是一个令80后青年振奋的日子,鲁西北第一座儿童乐园拔地而起,一时间整个城市沸腾了,德州人纷纷奔走相告,高空缆车、金鱼戏水、双人飞天等20多种大中型游艺设备供德州的儿童游乐。
历经三个“十年”,儿童乐园改名换姓,成为了集社会教育、大众健身、生态休闲、儿童娱乐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打造了一片生态的绿地,一个寓教的空间,一份时尚的健康。
初创儿童乐园,解放天性的玩乐触手可及
上世纪80年代初,德州市的孩子们没有休闲娱乐的专门场所,有趣味的少儿活动比较匮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游乐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在这种形势下,当时的地、市两级妇联领导把兴建“德州儿童乐园”的设想在政府联席会议上提出,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各级广大干部、职工、市民及单位也积极筹款,一个月的时间就筹集款项150多万元。
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大家群策群力。
1987年12月25日,儿童乐园正式开园,占地104亩。当时是全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好,也是鲁西北第一座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内的金鱼戏水游乐设备受到小朋友欢迎。
在这104亩土地上,有惊险刺激的双人飞天,有充满童趣的金鱼戏水,有视角独特的高空缆车……,来到儿童乐园游玩的市民每天都是络绎不绝,成为德州市最热闹的地标。
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徐冠华从一开始就见证着儿童乐园的“成长”。据他回忆,开园一年,儿童乐园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很多河北、聊城的市民都驱车前来游玩,儿童乐园异常火爆。
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还亲笔为儿童乐园题写了“造福后代”的题词。
“一开始单项游乐项目仅收取1毛钱费用,后来涨价,也仅收5毛/项,最贵时达到1元/项。”徐冠华告诉大众网记者,因为儿童乐园是半公益性质的园区,因此收费低廉,易被老百姓接受。
从建园到1995年,是儿童乐园人气最旺的几年,德州甚至周边城市的儿童都享受到了这项“福利”。
儿童乐园改头换面,摩天轮、金鱼戏水被“请”出园区
儿童乐园的“半公益”性质,是一枚硬币,一方面带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在1995年之后,硬币的另外一面却也开始显现,昔日的儿童乐园少了许多欢声笑语。
事业单位资金有限,乐园自身盈利空间小,设备更新不及时,出现了设备老化等问题。加之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信息摄取的途径逐渐广泛,德州市儿童乐园不再是周边城市独有的产品,儿童乐园的功能也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从1997年开始,看着满园设备逐渐被“冷落”,整个园区越来越安静,当时的儿童乐园领导开始考虑园区升级改造。
1998年,按照全国妇联的工作要求,儿童乐园正式更名为“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这标志着儿童乐园开始走向另一条发展之路。
1998年到2008年,是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理念转型的十年。
儿童乐园大部分器械是游乐型的,智力开发型的玩具并不多,教育意义的校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满足少年儿童对校外教育活动的需求。
这些“背后的手”推动着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更换思想,改头换面。它开始根据自身条件向学前教育和妇女儿童培训教育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逐步转移。
2008年,市委市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对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进行升改造,这是市委市政府为妇女儿童所办八件实事之一,也是为民所办百件实事之一。
中心园区改造围绕“一片生态的绿地、一个寓教的空间、一份时尚的健康”的主题,形成“一轴、两环、四区”的景观框架结构,一轴为东、西大门连接成轴线,体现自然、阳光、童趣;两环为绿环与蓝环,绿环由主道路与树木形成,蓝环为核心区,利用原有水面,形成环形水系;四区为关爱文化广场、大众健身区、少儿启智区、挑战游戏空间。
原先的游乐器械全部撤出,或被绿地取代,或变身文化广场或长廊,整个园区打乱重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又“活”了起来。
这一年,现在看到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初具模型。
“舞台”持续升级,丰富的校外教育唱主角
2008年至今,是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蜕变升级的十年。
早在2011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绿化面积已达到70%以上,有60多种树种,成为一场天然的植物展览,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环境的结合。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作为德州市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主阵地,该如何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如何形成社会与家庭、室内与室外、心理与生理、教育与游戏充分结合的社会教育格局?
这些是徐冠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
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我是艺术家”美术体验教室拓片创作活动。
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我是艺术家”美术体验教室少年儿童扎染作品展示。
为突出少年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2015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加强房屋基础设施建设,在原一层活动室的基础上,加盖了3层楼房,用于办公及教学。
有了室内场地的辅助,中心于2015年筹划成立“我是艺术家”美术体验教室、“小鲁班”木工坊等体验教室,通过彩绘京剧脸谱、葫芦、盘画、斗笠,扎染,拓片,木工制作等传统美术、木工创作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少年儿童体验VR安全教育课程。
少年儿童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安全教育线下游戏。
2016年,园区内多了一帮玩游戏的孩子,他们不是随意玩耍,而是在体验少年儿童安全教育课程,此课程包含安全图书阅读、VR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线上游戏、安全教育线下游戏4大版块,利用孩子喜欢的娱乐方式,加强少年儿童安全教育。
经过多年的变迁,从儿童乐园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转身,园区逐渐实现了从单一的儿童游乐功能到社会教育主题的服务功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园区始终坚持“给孩子空间,给孩子伙伴,给孩子想象,给孩子自信”的教育理念,突出了“公益性”和“育人第一”的原则。
现在,航拍镜头下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树木郁郁葱葱,花卉近万株,湖景相映、风景宜人,是一处花园式的休闲健身场所。
透过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万花筒,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德州无数儿童游乐、教育场所的大变样,它们或翻新修整,或搬迁重建,它们是德州人儿时的“伙伴”,是他们难以忘怀的回忆。在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间,这些新乐园又将成为我们下一代的终生印记,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