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清平镇:传承古镇千年文脉 建设书画文化名城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贾国良 聊城报道

  9月15日,中共高唐县委举办“喜迎二十大、攻坚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高唐县书画文化名城建设攻坚突破专场。就清平镇在书画文化名城建设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问题,高唐县清平镇党委书记刘传华回答了记者提问。

  清平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始建于公元2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平钟灵毓秀,名人贤士辈出,唐代著名音乐家、哲学家吕才,元代左丞相王懋德,现代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等都是清平的杰出代表。在书画文化名城创建工作中,清平镇既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大力保护,又注重对历史资源的挖掘整理。

  首先,大力保护现有资源。清平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平镇配备了4名专职文物巡查员和1名看护员,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克服财政困难压力,挤出资金对文物进行定期养护,特别是2021年7月龙卷风对文庙以及迎旭门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清平镇及时维修和保护损坏的屋顶、门窗以及树木,更换文庙广场地砖。为弥补清平镇文保资金缺口,已向省文旅厅申请文物修缮资金,并上报了文庙大成殿和迎旭门的修缮方案,2021年12月省文旅厅通过修缮资金和方案批复,并且列入了聊城市2022年度文物保护工程同意实施项目名单。

  其次,深度挖掘潜在资源。为更好地创建书画文化名城,积极搜集历史文化名人轶事,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向市文化和旅游局成功申请资金55万元,实施小马厂村罗氏家祠修缮展示工程,保护利用其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党支部办公场所价值,开展家风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

  再次,弘扬清平传统文化。为更好地促进吕才文化和尺八文化的发展,今年年初清平镇吕庄村与聊城大学结成了1+1好支部,今年已按照年初计划在吕才纪念馆开展尺八演奏沙龙5场、尺八线上培训2场,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送尺八演奏6曲、古筝演奏6曲。另外,定期举办剪纸培训、书法培训、交流活动。聚焦历史文化传承,挖掘历史文化产品,现已培育非遗项目11项,其中传统技艺类4项、传统医药类1项、民间文学类5项、民俗类1项、传统美术类1项。

  最后,提升全镇文化氛围。加强镇区环境建设,增加文化氛围,累计投入88万元开展地标建设、辅路修复、立面改造、标线划定等工程,绘制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1100平方米,设立古镇路标20余处、镇标2处,并补植了绿化苗木,新增文化宣传道旗100面。建成图书室1处、农家书屋13处,藏书全部达到1500册,满足广大群众的阅读需求。

  下一步,清平镇将聚焦书画文化名城建设目标,创新思路理念,深度挖掘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精细城镇管理,将书画文化名城建设成果惠及广大清平群众。加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修编,实现镇驻地与森林公园一体化发展。完善清代建筑小屯村刘家翰林院祠堂保护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处水利工程设施相关材料,积极申报文保单位挖掘商庄村历史名人商贤作为明朝督察使故事、宋代王岩叟等历史文化名人资料。加快清平书画院筹建,为清平在外和民间书画艺术家弘扬传统文化搭建展示平台。

  

责编:吴 晗
审签:李兆辉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