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故事 | 寒夜星火——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济南成立

··

  开栏的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我国,工运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要指示要求,近年来,山东省总工会及有关地方工会精心打造了一批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已经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依托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不断加强对红色工运资源的收集整理、规划保护、活化利用和研究阐释,是工会组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展陈史料的深入研究,王之阳等同志撰写了“工运故事”系列文章,兹开设专栏陆续刊发,以引导读者聚焦百年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在对历史点滴的解读中,强化历史认知,筑牢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传承红色基因。

  寒夜星火——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在济南成立

  一百多年前,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觉悟了的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工人运动开始了它的黎明期。济南的工人运动也随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而逐步开展起来。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中,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济南产生了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力量——康米尼斯特(英文“共产主义”音译)学会。

  1919年冬,济南教育界的部分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在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和群众运动的影响下,组织发起了齐鲁通讯社。同时,开办了推销全国各地报刊的齐鲁报社(1920年改为齐鲁书社),公开推销全国各地的进步书刊,包括《资本论入门》《唯物辩证法研究》《俄国革命史》等许多马克思主义读物。该社以营业为掩护,联络各地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进行组织和宣传活动。王尽美、邓恩铭等进步青年和主办齐鲁书社的王乐平等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虽然他们的信仰不同,但在当时反帝反封建、传播新文化新思潮方面是一致的。

  因当时王尽美、邓恩铭还是学生身份,他们以学生会的名义同北京的进步学生组织联系,学习交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经验。1920年3月,李大钊、张国焘、罗章龙等人发起成立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王尽美也参加了学会的活动,成为学会的通讯会员。

  1920年3月,共产国际东方局派维经斯基和山东旅俄华侨、俄共党员杨明斋来华,帮助中国的共产主义者组建中国共产党。他们途经济南时,与王尽美、邓恩铭等商谈了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共产党的问题。

  在上海,维经斯基、杨明斋同陈独秀等人会谈了建党等问题后,由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发起,在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并通知北京、湖南、湖北、山东的共产主义者相约组党。王尽美、邓恩铭等便开始酝酿在山东筹建共产党组织。

  1920年秋,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在济南发起成立了“康米尼斯特学会”,成员有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王志坚、李祚舟和济南第一中学的学生邓恩铭、王克捷、赵震寰等。一开始,学会专以收集共产主义理论书籍研究共产主义为活动目的,后来逐步发展为从事社会革命活动。为了广泛吸收进步青年参与研究革命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小组成员为核心,于1920年11月21日下午在商埠公园(现中山公园)又正式成立了一个外围组织——励新学会,创办了《励新》半月刊杂志。王尽美、邓恩铭等小组成员经常在《励新》半月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社会问题,阐明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并号召进行社会的改革。1921年5月1日,王翔千、王尽美又在济南《大东日报》副刊上创办《济南劳动周刊》,对工人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启发阶级觉悟,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后来,各校学生有的毕业,有的转学,影响了《励新》半月刊正常出版,导致杂志停刊。军阀政府又明令取缔“过激思潮”的宣传,学会的活动一度停止。在这种情况下,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等人组织各校的积极分子,重新整顿队伍,召集进步学生,在励新学会的基础上筹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规定入会要有会员介绍,而且必须思想信仰一致。

  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作为代表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王、邓两人参加大会回来后,为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于1921年秋在济南教育会(贡院墙根街)正式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参加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贾乃甫、王象午、王志坚、赵震寰、鲁伯峻、马馥塘、王辨(女)、王用章(后叛党)、王复元(后叛党)、段子涵、方鸿俊(印刷工人)等,后来发展到五六十人。据马馥塘回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我记得有两本书,一本是《共产党宣言》,还有一本是《雇佣劳动和资本》。主要是读书,提出问题大家讨论,一方面学习,一方面搞政治活动,介绍会员。为收回胶济路,在公园里开会、讲演、贴标语、散传单。”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深入到工人群众中活动,并吸收工人参加学会。他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直到1922年8月成立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方告结束。

  励新学会及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济南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作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学校,在当时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开展社会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

  (部分史料根据《山东工运史资料》1981年第二期整理)

  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供稿

  

责编:马婉莹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