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黄河遇见海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走进东营
··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东营报道
东营,是黄河流经的最后一个城市。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自西向东奔腾万里,在东营打了最后一个弯后终汇入渤海,东营也以黄河入海口河海交汇的壮美景观闻名于世。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立足服务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和修复湿地,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6月2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走进山东东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部分山东省主要新闻媒体记者集聚黄河入海口,探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营实践”。
昔日“穷窝窝”变身安居乐业“新桃源”
从空中俯瞰位于垦利区董集镇的杨庙社区,红顶白墙的居民楼有序排列,坐落在大片的绿色中,平整宽阔的道路穿梭社区其中,勾勒出一幅唯美的乡村画卷。
杨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智慧公章、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次办好”的便捷服务;北范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西红柿、西瓜、金银花等经济作物蓬勃生长;“共富工坊”中,社区老年人和家庭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正在忙碌地进行草编、吨包袋、成衣的制作……整个杨庙社区,随处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然而,任谁都想不到,10年前的杨庙社区还是一个居住拥挤,交通不便的房台村。
杨庙社区地处黄河滩区,20世纪70年代,当地群众为了响应国家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的号召,纷纷将家搬迁到临黄堤外侧的避水村台上,为防洪安全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房台村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治理服务落后,“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群众搬迁改造愿望十分迫切。
2013年起,东营市和垦利区先后出台文件,将南展区房台村搬迁改造列为政府民生实事,总投资5.6亿元,建设住宅楼82栋、住房1446套。至2016年底,当地11个房台村整体搬迁入住崭新的社区,翻开了新的幸福篇章。自此,“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正式成为历史。
群众“安居”之后,又该如何“乐业”?
走进位于社区北范村的北范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地15亩的7个蔬菜大棚,大棚内网纹瓜、西红柿长势喜人。大棚外,还种植了40亩金银花、40亩玉米大豆、12亩露天地瓜、100亩水稻。淡水养殖面积也达30亩,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北范村党支部书记赵小华,也是这个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是董集镇第一家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采用群众土地入股和村集体资金入股的形式,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不仅带动了群众就业,也增加了集体收入,蹚出了一条群众致富、集体增收、农业发展的路子。不到3年的时间,北范村就从一个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了省级文明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3年,合作社经营性收入达到23.6万元,为贫困户、老年人提供岗位28个,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性收入达26万元。
董集镇副镇长、杨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麦荣告诉记者,社区统筹11个村的资产资源,成立全市首家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新建30座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联动1200余亩生态果蔬采摘园,注册“杨庙”品牌商标,开展耐盐碱作物品种试验,推广沙土地瓜、网纹瓜、油菜等沿黄生态果蔬种植,积极发展研学旅行、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等农业新业态。同时,为解决60岁、70岁老年人和无法外出务工的家庭妇女就近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共富工坊,这几年先后发展了草编、吨包袋、制衣等工坊,帮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抓党建优治理、抓产业促共富、抓服务惠民生,真正把我们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谈及未来,张麦荣信心满满。
向盐碱地要粮食不再是“梦想”
初夏时节的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盐碱地农业示范基地,大豆、小麦、苜蓿、藜麦等作物长势正旺,放眼望去令人心旷神怡。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入海口携带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作为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市在诞生之初便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难题——盐碱地治理。东营市盐碱地面积341.8万亩,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38%,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其中,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占东营市耕地面积的59%。盐碱地被称为土地的“绝症”,重度盐碱地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
近年来,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坚决扛牢国家战略使命任务,聚力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加速成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向盐碱地要粮食”这个曾经看似不可思议的“梦想”,如今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早已经成为现实。
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5万亩,主要功能是开展盐碱地生态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和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集成示范,集成应用前沿农业科技成果,系统打造盐碱地农业作业场景,探索构建盐碱地现代农业示范样板,为生态利用盐碱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路径。
试验基地分为四大板块,一是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圃800亩,收集、种植耐盐碱大豆、小麦、花生、藜麦、马铃薯、苜蓿等147种作物735个品种2.1万余份。二是耐盐碱植物新品种区域对比鉴定试验200亩,承接了国家、省大豆、花生、小麦、马铃薯、牧草等407个新品种的对比鉴定试验。三是育种田2000亩,主要种植耐盐碱大豆16个品种(系)600亩,苜蓿、燕麦等耐盐牧草23个品种(系)900亩,马铃薯15个品种(系)50亩,藜麦24个品种(系)150亩,花生19个品种(系)150亩,其他作物150亩。四是良种良法配套试验示范田1.01万亩,主要种植耐盐碱小麦5个品种(系)1400亩,耐盐碱大豆3个品种(系)3000亩,耐盐碱藜麦4个品种(系)300亩,耐盐碱苜蓿、燕麦、甜高粱等牧草6个品种(系)5100亩,耐盐碱金银花等中草药2个品种(系)300亩。
盐碱地里长出“金豆子”,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坐落于农高区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农业领域第五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攻关突破了盐碱地生物育种、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到2025年,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80个以上,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带动1300万亩盐碱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单位面积综合产能提高25%以上。”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条件平台部部长刘志鑫说道。
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让鸟儿恋上黄河口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分南北两个部分:南部区域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处,面积1045平方公里;北部区域位于1976年黄河改道前的刁口河流路入海口处,面积48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2013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保护区是世界少有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每年携带15亿吨泥沙流向大海,在三角洲淤积了大面积新生陆地,平均每年新造陆地3万到4万亩。这里水源充足,植被丰富,又因处于黄河流入渤海的交汇处,水文条件独特,海淡水交汇,离子作用促进泥沙的絮凝沉降,形成了广阔的湿地,土壤含氮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浮游生物繁盛,极适宜鸟类居集。以此为基础,吸引了大量过境和栖息繁殖的鸟类,同时,也提供了大片植物生长的土地,这片湿地保护区主要价值正在于此。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的大屏上,无数个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的巢穴,通过实时视频监控呈现在众人眼前。
“生态监测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实时监测、科学评估。多年来,保护区持续加强智慧化监测能力,搭建了多个监测网络平台,智慧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讲解人赵亚杰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学博士,于2014年通过“百名博士进东营”引才政策入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现任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智慧化保护管理工作。谈及生态监测中心,赵亚杰如数家珍。
中心共建设了1处空气定位观测站,实时掌握保护区空气质量状况,建设了9处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实时监测实地水文、土壤、气象等数据,全面掌握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针对生态补水,构建了科学生态补水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湿地水位、流量、降雨量等信息,科学指导补水工作;针对鸟类监测,研发了鸟类AI智能识别系统,能更好地进行鸟类物种识别和数量统计,监测范围更广,准确度更高。
作为东营市的市鸟,东方白鹳目前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早在1989年国家就将其列入了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然而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却早已“司空见惯”。多年来,保护区不断加大人工巢穴建设力度,目前已有东方白鹳人工巢穴133处,连续两年繁殖幼鸟均450只。
不只是东方白鹳,根据监测,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到373种,黑嘴鸥繁殖数量稳定在1万余只,丹顶鹤2022-2023年度越冬数量达到389只,东营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成为全球丹顶鹤重要越冬地。
自生态监测中心出发,驶过片片芦苇荡,道路尽头有一块刻有“胜利油田垦东12”的巨大石碑。这里曾经是胜利油田的一处采油区。如今,这里成为了保护区规划建设科科长周立城“除绿”工作的“主战场”。
“除绿”这个说法令记者大为惊讶,在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扩绿、护绿时,这里为何要“除绿”?
周立城口中的“绿”指的是保护区生长的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该草是我国沿海滩涂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由于根系发达、繁殖力强、种群扩散快等特性,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地区迅速扩张,破坏生态平衡,还会造成航道被淤、滩涂被占等。
20世纪90年代,互花米草作为固滩促淤的“保护者”被引入东营,当时确实对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和减缓海岸线侵蚀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适应了环境后的互花米草开始在保护区迅速蔓延,这种植物种子数量多,扩散速度快,2010年后在东营进入爆发期,最严重时总面积达到15万余亩,抢占了盐地碱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间;根系密密麻麻,将底栖生物困在里面,导致其窒息死亡;受食物链影响,鸟儿数量、种类也大幅减少。互花米草由“保护者”变成了“侵略者”,让这片湿地变成了“绿色沙漠”,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
2022年12月,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而早在2016年,东营市便开始探索互花米草治理技术,并于2020年正式启动互花米草全域治理。
保护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是一项以治理互花米草为主的综合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12遍互花米草治理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治理了自然保护区内的互花米草,互花米草的蔓延扩张态势得到全面遏制;有效改善了底栖生物群落和鸟类栖息环境,为国际候鸟迁飞保护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凭栏远眺,昔日连绵成片的互花米草不见了踪影;浅滩之上,鸥鸟群集。
监测评估结果显示,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良好,植被清除比例达99%以上,底栖动物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栖息鸟类达到31种、8万多只,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得到了大幅提升。2023年11月28日,全国互花米草治理现场会在保护区召开,为全国互花米草综合治理提供“东营样板”。
极目远眺,如今的自然保护区岸美滩净,鳞潜羽翔,大河之洲的生态底色更加浓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动,东营黄河安澜保障水平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粮食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能源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正在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黄河入海口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东营,也将乘着浩荡的时代东风,继续奋力向未来乘风破浪、劲帆远航!(图片来源:东营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