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冷链产品从业人员如何做好自我防控?

··

  11月30日,青岛市下辖的胶州市对进口冷链产品“应检尽检”人员进行定期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该无症状感染者在青岛锦宜水产有限公司从事搬运及消杀工作。此前,天津、大连等地曾出现过冷链产品装卸、搬运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为何进口冷链产品装卸工等时有“中招”,成为疫情防控风险点?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何鹏曾表示,进口冷链产品成为新冠肺炎的感染主要来源之一,冷链装卸人员属于高风险人群。

  装卸环节重人力,工人需长时间接触冷链产品。记者在北方某港口看到,冷冻集装箱货物入冷库时,各类冻品需装卸工一件件手工掏箱入库。在华东某港口,冷冻海产品装卸工艺较为落后,因冷冻海产品多是件杂货,须由装卸工人下到船舱,将货物一件件搬抬到网兜,再由吊机吊下船。

  某冷库负责人介绍说,“虽然他们都穿戴着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等,但工人长时间体力劳动会出汗,护目镜容易起雾,且在劳作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擦汗、擦拭护目镜或整理口罩,存在感染风险。”

  针对多名进口冷链产品装卸工“中招”等问题,多地推出相关措施,对进口冷链产品从业人员“应检尽检”。

  11月16日,天津市防控指挥部印发了《天津市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预防性全面消毒卫生指南(试行)》和《天津市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范》,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消杀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规定,要求全部冷链食品从业人员需每7天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1次核酸检测。

  12月1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北京已明确要求严格对冷链食品环境和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共同居住者也应纳入“应检尽检”范围。

  此外,进口冷链产品从业者也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青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姜法春说,在个人防护方面,进口冷链产品从业者必须穿戴好口罩、手套和工作服,三者缺一不可,而且工作服要定期消毒。从事进口冷链产品装卸等工作的人员,还要穿戴专业的护目镜和防护服。

  “一定要规范穿戴防护装备,不是穿了就能起到防护作用。”姜法春强调说,“装卸是重体力劳动,口罩、护目镜在工人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移位,一旦暴露眼睛、鼻子等部位就容易被感染,要加强这方面培训和演练。另外,手不要随意触碰头面部,这非常关键。”

  同时,进口冷链产品从业者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每天至少两次测量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到医疗机构就诊。

  “此外,进口冷链产品从业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在装卸进口冷链产品后,及时洗手消毒,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姜法春说。

责编:马洪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