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百姓难题 守一方平安——大众日报公安基层联系点蹲点记

··

  公安基层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窗口和纽带。在“法治山东、平安山东”建设过程中,山东公安创造了很多亮点经验。为了更好挖掘基层公安典型,讲好新时代山东公安故事,省公安厅、大众报业集团确定在全省16市设立首批23个公安基层联系点。近日,大众日报记者在三个公安基层联系点蹲点采访,感受公安基层工作的繁杂与责任,特形成本组报道。敬请关注。

  看海岸警察如何管好一片海

威海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孙家疃派出所民警到渔船走访调查。(□记者 陶相银 报道)

  □本报记者 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 赵阳 孔少杰

  9月1日中午12时,历时4个月的2020年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在威海市远遥渔港,约300艘渔船拔锚启航,载着渔民的希望驶上丰收的航程。

  20多分钟的时间里,大小渔船从港口鱼贯而出。看着空荡荡的海面,民警殷文隆长出一口气,“好了,在下午鱼市开张前我能轻松几小时了。”

  其实,他没时间轻松,还有一堆渔船民登记等着他逐个录入系统,“还有七八百份登记没做完”。近半个月来,他没在晚上8点之前下过班——办证、宣传、巡逻等各项工作把他和13个停泊点的659艘渔船牢牢拴在一起,“有时候坐得腰疼,但一看微信步数又不敢相信,每天都是两万多步。”

  殷文隆是威海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孙家疃派出所民警,确切来说,他是远遥渔港警务工作站的“片警”。“我的工作,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海岸治安管理。往复杂里说,可以讲解半天。”殷文隆指着办公桌上的一堆档案夹说,这些档案是他一步步走访来的,“每年都得重新做,一做就得半年。”

  孙家疃派出所是威海市区码头最多、渔港最大、海岸线最长、渔船民流动最频繁、海域治理任务最复杂的派出所。21名民警主要担负17.4平方公里辖区、31公里海岸线、13个码头停泊点、8个社区共6.6万人口、979艘各类船舶、5000余名渔船民的治安管理任务。

  “看起来民警不少,但我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孙家疃派出所所长张鹏介绍,“有多忙?殷文隆就是最好的例子。”

  殷文隆一个人管辖着包含远遥渔港在内的13个停泊点、659艘渔船、93艘游艇、9处近海养殖区、8座无人岛。正因为如此,他的工作是“流动”的。其它“片警”的辖区,居民楼是固定的,居民大多是固定的,走访可以随时去。但渔船是流动的,渔船民的流动性更大,“每年渔船民登记,有80%以上得重新建档。”殷文隆说,走访更是得见缝插针,“咱只能等渔船靠港的时候去”。

  殷文隆的所有工作都在确保“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而这也是孙家疃派出所多年工作走出来的海陆一体综合治理新路子。

  “我们把工作做在前面,把矛盾‘控于起始,化于源头’。”张鹏解释,“比如我们与社区、综治、海事、渔政、司法、医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了‘1+7’矛盾纠纷联调联处、警民议事会、社区民事议办协商等机制,把调解力量融进市场、伸进企业、驻进社区、延进海域,而且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一体受理、快速介入、联合调处。”

  孙家疃派出所还有着辖区国际赛事众多、外来人口潮汐式涌入,以及与韩朝、日本等国相邻的区位特点。近年来,该所连续5年刑事发案下降15%以上,海港“零”安全事故,海上偷渡走私“零发案”,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光靠我们这些人是不够的,我们通过‘智慧’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张鹏说,派出所近年来打造了“智慧渔港”和“智慧警务”工程,“简单来说,所有的船和人,都可以通过海防视频监控、人像智能识别、车辆特征智能比对等系统进行动态化、可视化监管。”

  同时,孙家疃派出所也要求民警把工作想在心头,干在实处,把民生警务打通“最后一厘米”。去年9月份,为了调解一起船东欠薪案,殷文隆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欠债的船东在乳山,船被扣押在荣成,被欠薪的18名船员在我这里,取证、调查、调解、起诉,咱都得参与。”但双方的纠纷很大,劳动合同又极不规范,殷文隆不得不带着律师四处奔走,最终帮船东把船合法拍卖,又帮船员们通过司法程序领到了欠薪,“几个月下来,我差点成了法律专家。”

  泰山之巅有个“云”上派出所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实习生 张天成

  本报通讯员 钟锡珍

  “凌晨4点,一游客因体力不支,出现身体发麻,向民警求助;早上8点,有游客在南天门摔伤,向民警求救……”8月29日一大早,在泰安市公安局泰山景区分局岱顶派出所,还没来得及吃早饭的民警苏磊,就连续接到两起救援任务,“这还不是最忙的,最忙时,我一晚上能接10多个警。”

  岱顶派出所位于海拔1545米的泰山极顶,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派出所,又被称为“云”上派出所。所长张连波告诉记者,“民警要想在这待得住,必须要有钢铁般的意志。”

  这话一点儿没错。上山首先要克服气候关。泰山极顶多雨、多雾,潮湿的气候常常让人惹上一身的毛病。“你看现在湿度是58%,往常室内湿度常常达到99%。”张连波指着阳台上的湿度计说道。

  电热毯、烘干机成了所里必备。每次上山,他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烘被褥。外出执勤,无论天再热也要穿秋裤,即使不下雨,也要穿雨衣。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抵不住潮气的侵袭,所里总共有6个民警,2个辅警,人人都有风湿病。

  不过,恶劣的环境挡不住民警的工作脚步。在岱顶,接处警和旅游秩序维护是他们的主要职责。该所根据游客流量、季节特点,将辖区划分为四个主要布控区,并根据拥堵程度,用红橙黄绿四种颜色进行标注。“什么区域、什么时段重点巡逻,一目了然,有效解决了警力不足、警务效能低的问题。”张连波说道。

  从朝阳洞到玉皇顶共有台阶2893个,这里是景区游客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巡逻的重点地带。即便所里有警车,但由于复杂的地形,民警巡逻只能靠双腿。他们每天巡逻5趟,至少上下台阶29000个。民警穿得最费的就是鞋子,平均两三个月就得换一双。穿皮鞋更不行,穿不到几天鞋底就折坏。最后没办法,经特批,他们穿上了黑色旅游鞋。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游客安全,岱顶派出所还与各部门单位、经营业主建立了执法联动机制,形成“快速联动、一呼百应”的防控网。

  “我们有个200多人的联动微信群,只要一有紧急情况,在群里一发布,所有人就都知道了,既方便又快捷。”张连波说。

  前不久,一个12岁女孩与家人在景区失联。当时岱顶下着小雨,气温也降到了十多度。眼瞅着天要黑下来,若不尽快找到,小女孩恐有生命危险。民警立即启动联动机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找寻,最终女孩被一照相馆老板发现。记者了解到,通过联动机制,他们一年能帮助上百个孩子找回父母,被人亲切地称为“云”上的幼儿园。

  在岱顶派出所,民警有标配的“四件宝”:救助图、救生绳、头灯和护膝。其中,位列首位的当属救助图。“我们踏遍辖区的峰峦沟壑,绘制了这样一册救助图,图上标注得很详细,比卫星导航还管用。”张连波说。

  山岳救援首先应是搜索、定位,保证第一时间找到人。岱顶派出所辖区位于泰山顶峰,有石碑、石刻499处,有标识编号的古树1743棵,包括一些特征鲜明的景观,在救助图上都有编号和标注,只要提供任何一点线索,民警就能快速确定位置。今年6月15日,一名游客报警称被困在一处悬崖下面,但是根本说不清方位。救援民警问他:身边有没有什么特征或标记?他说,一棵松树上有E0780的符号。利用救助图,民警马上就确定了具体位置,迅速出警,把他营救出来。

  去年以来,该所110接警516起,患病救助91起,找到走失老人儿童223人,帮助找回现金15200余元,贵重物品价值88000余元,服务游客上万人次。

  “数据大脑”让交警跑得更快

  □本报记者 王健 卢昱

  “经二纬六事故,有人员受伤,请转‘131’”。近日一早,还没顾得上吃早饭,济南公安局槐荫交警大队交通肇事处理中队民警张承强就接收到了新任务。城市在“长大”,槐荫区的通车里程也在不断被改写,“131”是他工作区域的代号。为方便接处警,槐荫区被划分为三个片区,兴济河以东代号“131”,兴济河以西二环西路以东是“132”,二环西路以西是“133”,分别由不同中队负责。

  “一般勤务中队先到场,发现有人员受伤或者有纠纷,就移交给我们事故中队。”穿上反光背心,拿上对讲机和执法仪,张承强很快就到达现场,原来是两辆电动车相撞。经过他耐心的调解,双方签了协议书。该事故尚未处理完,张承强又收到八里桥的事故警情:同样是两辆电动车相撞。一上午7起事故,全部与电动车有关。

  下午,张承强处理了两起涉电动车的事故。一天的采访中,记者的采访地点一直跟随张承强的踪迹在变化,有时是调解室,有时在办公室,有时在去现场的车上,有时是事故现场。今年42岁的张承强,已从事事故处理工作10年。

  “下午或晚上,涉酒的事故处理起来最麻烦。”张承强话音未落,又有新警情——阳光100小区,私家车和电动车相撞,有人受伤,电动车涉嫌酒驾。

  “人怎么样,需不需要去医院?”张承强一边拨通报警人电话、询问现场情况,一边往现场赶路。随后,他又联系拖车:“阳光100小区,提一辆轿车,一辆电动车。”

  当天17:17,张承强到达现场时,被撞老人已被送医,私家车主等在原地处理事故。“当时我右侧有车挡住了视线,骑车老人身上酒味儿很浓。”私家车主不止一次强调这两个细节。处理完事故现场,民警带着车主来到了市立五院,给双方做了酒精检测。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特别繁琐。”张承强摘下帽子,长舒了一口气。不过相比之前,处理警情的效率却有了明显提升。而这背后,离不开科技支撑。

  “我们的‘数控中心’有5500多个‘千里眼’视频监控,同时接入7500多个停车泊位数据。这不仅能让我们快捷查找车辆停与行的轨迹信息,还减轻了民警调取视频证据的工作量,提升了事故处理效率。”槐荫交警大队交通肇事处理中队中队长张风礼说,“我们中心民警工作量大,在接处警、证据收集过程中疲于奔波。近年来,我们一直向科技要警力,打造出‘数控中心’,这个中心融合了民警办案、手机APP、微信服务,实现接处警、现场勘查、赔偿调解、档案管理、执法监督等事故处理全流程闭环式管理。”

  以前去现场处理事故需要尺子、夹子、照相机“三大件儿”,如今图不用现场绘制了,拍照传到警务室后台,工作人员辅助制作现场图;不用再带纸质格式文书了,可以在线上制作规范的法律文书并现场打印。

  “依托‘数控中心’,我们投资80余万元建设高储量、可视化、高清晰数字警务室,每天由4名工作人员值班,随时为出勤民警提供后台技术保障。”张风礼介绍,系统还预设了文书模板和语音输入,平均节省民警外出询问和手写文书1.5小时。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办案更加规范,办案效率提升了40%。下一步,无人机也将参与事故处理。

  “我们‘数控中心’的功能在实践中不断被开发、丰富。”据张风礼介绍,数控中心通过对事故平台数据采集,利用交通大脑、数据魔方等比对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风险隐患重点时段、区域、人群、车辆,同时结合监控录像回放,还原事故发生过程,逐一分析事故黑点,形成交通改善、设施完善的建议清单。如今,全济南所有高架路上桥口统一更换、安装了可摆动限高“门”。这便是中队总结大货车撞杆事故后,经过反复试验,对限高杆进行的改良。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