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锐评丨宽容失败才能实现更多“从0到1”

··

大众日报记者 孙秀岭

  “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从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对科技创新来说,“从0到1”就是干前人没有干的事,就是开发新技术、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开拓新方法,就是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历史经验表明,“从0到1”的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催生了由机械化转向电气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前期,量子论、相对论的诞生形成了第三次科学革命,继而发生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从0到1”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使命,更是责任。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也要看到,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只有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否则,就要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甚至沦为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

  “从0到1”,是对未知的探索,是对已知的挑战,充满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人们在多年实践中清晰地看到,除了个别的“灵光一现”“一蹴而就”,科技创新成果大多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上,充满着艰辛和“死亡危险”。有资料显示,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不到10%,也就是说,90%以上的科技创新努力会以失败告终,“从0到1”的探索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有位英国物理学家感慨:“我坚持奋斗55年,致力于科学研究,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可以说,实现“从0到1”的因素有很多,而“失败”无疑是“从0到1”的必经程序,因为“失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因,“失败多于成功”是科学发明的铁律,科学家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接近未知“无人区”的。

  宽容失败,才能实现更多“从0到1”。实现“从0到1”,有“失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失败”难以避免,能否宽容“失败”至关重要。日前,一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对笔者说,以前不怕“失败”,科技成果很多,现在有了“问责”,“失败”有了代价,大家都变得保守了。如果不能在制度设计上给“失败者”以包容,不能在文化氛围上给“失败”以宽容,就会使更多的人选择那些“保险”路径,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就有弱化熄火之忧,还会有更多“从0到1”吗?宽容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宽容“失败”正是对科学研究的加油助威。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必须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对于那些承担着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的“失败”,要切实从体制和机制上给予理解、帮助和扶持。最大限度地宽容“失败”,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从0到1”。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报道)

责编:马婉莹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