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七级古镇内的老街巷和寺庙

··

  七级是大运河进入聊城境内的第三个大镇,介于阿城和周店两镇之间,原名“毛镇”,后因增设渡口有七级台阶而得此名。它在全盛之时有六门,四关,六纵、八横十四条街这十四条老街巷最大的特点是直,每条胡同都光滑得如同一条细腻而亭亭玉立的长腿。六纵、八横交叉在一起,势如棋格。每条路口都对着一座寺庙,赶上两街相交的十字路口就会有四座庙宇。

  古镇的正中心叫大隅首,也就是现运河渡口往西65米处。“隅”谐音“遇”,“隅首”也就是相遇的地方,即十字路口。此处之所以叫“大隅首”是因为,它的东西南北四处是四条长街,过往的人最多。

  从大隅首往东到前东门,是七级的老东关街,现当地人叫它运河东街。这条街上居住的都是姓翟的老百姓,故又叫“翟家街”。嘉庆皇帝的恩师翟作桢就曾住在这条街上。胡同现存100来米,在其西首处,还有一座人民公社时期(1958年——1978年)建造的“百货部”。

  东关街西首处的“百货部” (阳谷县文化馆李健/供图)。

  “今年镇上计划把‘百货部’这个角落修一下,建成一座小型的民俗博物馆。把近几年运河里出土的石碑、镇水兽等放置到馆内,以供老百姓和游人参观。”七级镇副镇长朗会宇是古镇老街区保护项目的负责人,为了筹备建这座小博物馆所需的50万资金他可没少费了功夫。

  从大隅首往南、往北两条纵街,现叫做南街和北街。至于它更早的时候叫什么,当地人都不记得了,史料上也没有详细的记载。这条南北长街共有1100来米,街上现存着十几间老店铺,一间店铺有十来个平方左右,灰色古朴的木门配上房顶那长的还算旺盛的杂草,处处散发着历史的气息。

  南北长街 (大众网记者张燕/摄)。

  从大隅首往西到运河古渡口是七级街,当地人把它叫做“小西街”。这条街长65米,西高东低(相差一米)呈斜坡状,它不仅是七级镇内保存的最原汁原味的古街,还是阳谷运河三镇(张秋、阿城、七级)现存古街中保存最完好的。200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这条古街为什么能够被这么完好的保存下来,七级镇镇上于哲给出了解释:“一是因为街上住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运河情结非常重,你别说搞拆迁了,就算是一点人为的小破坏,他们都不愿意。二是自南水北调工程以来,镇政府也感觉到保留古街巷的重要性,虽说现街上古建筑的产权还在住户手里,但镇上命令禁止他们进行房屋买卖,也不允许私自拆迁。”

  七级街 (阳谷县文化馆 李健/供图)。

  古镇内的十四条老街,如今仅保存下这四条,被称为“七级运河古街区”。其它的十余条街,连同街口的庙宇,在土改、大跃进、文革和后来的城镇建设中被拆毁,现大多已无迹可寻了。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