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育是为民情怀的聚焦体现——教育“自助餐”让牛泉的孩子们汲取到更均衡的营养

··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11月20日讯(记者 亓秀宝)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聚焦重点领域攻坚,全力提升全镇教育水平,对标全区教育创优争先,力争实现引领新常态。从学校布局融合、管理机制创新到校园营养配餐、关爱学生安全,莱芜区牛泉镇教育工作在进步提升的路上砥砺前行。

  守初心、敢担当,从“整”字上优化教育布局

  牛泉镇位于莱芜城区西南15公里处,有着“小泰山”之称的云台山北麓,境内红色教育文化资源、历史传说颇多:山东省工委旧址、和尚洞、夹谷会盟、黄巢落败地、靠山梆子、伍子胥鞭打卧龙石,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优异的资源禀赋给革命老区带来新的发展活力,文旅产业带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多年来,牛泉镇辖区除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外,还有刘仲莹中学以及散布各村的8处面上小学,教育资源分散,不便统筹管理。2017年,牛泉镇政府投资9000多万元建成的标准化牛泉中心学校投入使用,将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牛泉中心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牛泉中心学校现有50个班、2018名学生,占据了全镇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

  在刘仲莹学校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物理实验室内,原将山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兴趣盎然的做着科学实验,专注的表情、好奇的眼神、兴奋的惊叹,无不展现出孩子们沉浸于快乐学习生活的幸福和满足。这是原将山小学并入刘仲莹学校后常态教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很多面上小学出现“学生荒”,各功能室严重缺乏,实验、艺体、信息、校本等各类素养课程成为面上小学学生的奢望,不利于孩子个性特长培养和全面发展。而且这类“麻雀”学校还占用大量教师编制,教育资源闲置,也不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面对农村孩子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怎么办?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唯一的出路就是“整”!在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和学生意愿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报经上级部门批准,牛泉镇对仅有几十个学生的小学校因地制宜进行了适当整合,将大庄小学并入牛泉镇出版集团希望小学,将圣井小学、将山小学并入刘仲莹中学,组建了九年一贯制刘仲莹学校,全镇中小学由原先的9处减少为6处,牛泉镇成为全区唯一拥有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乡镇。牛泉镇通过对学校布局的适时调整,让镇域内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初心和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勇探索、补短板,在“改”字上下“绣花”功夫

  为充分发挥中心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牛泉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撤销原牛泉镇教育办公室,依托牛泉中心学校成立牛泉镇学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牛泉学区”),负责全镇教育教学管理。大力精简学区管理人员职数,科学设置管理岗位。学区主任兼任中心学校校长,设置两名学区副主任协助学区主任工作,其中一名兼任刘仲莹学校校长,其他学区管理人员由中心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兼任,鼓励、分流原教办多名领导干部到中小学任职、任教,初步实现了学区管委会和中心学校领导班子的融合。同时,根据个人工作实绩和全镇教育布局调整需要,对面上小学校长岗位进行全员调换,真正实现了“能上平让、人尽其才”的用人新格局,大大增强了校长队伍干事创业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

  大力实施镇域教学一体化管理。出台了《牛泉镇中小学教学工作一体化管理指导意见》,推进镇域教学工作一体化发展。打破校际界限,成立了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名师工作室,实现镇村一体化同步研讨。与名校组建教育联盟,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实施青蓝工程师徒教师结对帮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出台“牛泉镇名师奖”评选办法和考核细则,完善“众诚教育奖励基金理事会”运行机制,重奖教学实绩和学习成绩先进单位和个人,有效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育内部活力。牛泉中心学校初中部先后成功承办济南市教研院“同课异构”研讨会和“送课下乡”活动现场,吴慧聪同学以总分727分的高分勇夺全市中考(原莱芜市)第一名,标志着牛泉教育掀开了新的一页。

  重民生、力攻坚,在 “爱”在上体现“为民”情怀

  

  

  顺应民心民意,牛泉镇合班并校稳妥推进,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坐校车上学、放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为摸清新学年校车运营情况,保障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安全,牛泉镇政府积极协调莱芜长运公司增加校车班次,多次到将山后、青沙沟等校车沿途边远山村进行调研,实地查看校车运行路况、停靠站点设置情况,切实保障学生上学、放学安全。校车沿途的广大村民和学生家长们纷纷表示:“政府专门开通校车,孩子们上学、放学既安全又方便,更让我们省心,真心为我们家长做了一件好事、实事!我们为政府这一民心工程点赞!”

  午间,牛泉刘仲莹学校学生餐厅里,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错时放学,有序进入餐厅就餐。一餐小学5元、初中5.5元,荤素搭配,两菜一汤,免费续餐。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陪同下一块就餐,穿着一样的校服,吃着一样的饭菜、用着一样的餐具、坐着一样的座位,温馨如家,其乐融融。

  实施学生营养配餐工程是牛泉镇政府关注民生的又一“实招”。投资12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各学校食堂的配套设施。镇政府免除了食堂运营公司的承包费,在保证饭菜全面营养、安全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就餐费降到了最低限度,让每个家庭都得到实惠。食堂运营方实行封闭式管理运行,校委会(家委会)成员轮流陪餐监督,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全镇3500余名学生吃上了热乎饭、营养餐。营养配餐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师生吃饭难、家长送饭难、学生乱买零食、校门口流动摊点等诸多老大难问题,方便了师生生活,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学生就餐率接近百分之百。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存在着“留才”和“留材”难的问题,年轻教师因为地理偏远不远到农村,农村孩子因“城里教得好”的思想纷纷涌入城区学校。为此,牛泉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普通教师利益出发、一切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作为撬动全镇教育全局的支点,通过总览全局的统筹规划、勇于探索的使命担当、“刀刃向内”的全力攻坚,基本完成了镇域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和优化配置,有效激活了教育内部活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教育新局面,老师们“留得住”,学生们“不远游”,在推进全镇教育跨越式发展中体现“为民情怀”,做好了“群众满意”的教育。

责编:大众网·莱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