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印记 | 阿城古镇溯源(一)

··

  阿城是大运河进入聊城境内的第二个大镇,南面紧挨着张秋,位于运河东岸,因地近古东阿城遗址而得名。明清时期,它是运河沿线名噪一时的盐运码头,相传过去镇上曾有十三家盐园子,如今留存的海会寺和运司会馆,就是由居住在阿城的山西盐商捐款建起来的,故有“银阿城”的美誉。

  阿城古镇边上的集市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探寻古镇,总少不了要追溯它的过去。阿城是阳谷“运河三镇”(张秋、阿城、七级)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它的过去要从春秋晚期说起,当时在今山东境内有许多诸侯国,最大的应当是齐国(都城在临淄)了。在吞并了阿城一带的小诸侯国后,齐国在这里设了城邑,依地形名曰“柯”,古时“柯”、“阿”二字通假,故此地亦称“阿”。

  战国时,“柯”正式更名为“阿”,地处齐、赵两国的边境,但仍归齐国管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实行郡县制,开始将“阿”改称“东阿”。为什么叫“东阿”呢?传说当时“阿”地有二,皆在齐、赵两国边境,有济、濮二水由东南入阿,在赵者曰西阿,在齐者曰东阿。

  西汉置县,“东阿”也就顺理成章的变为了“东阿县”,县治所就在今阿城镇西北角的王庄村。南北朝时,东阿县治所东迁,此地又被叫回“阿”,因其曾是齐国的一个城邑,故当地人把它称为“阿邑”。宋开宝六年(公元973),“阿邑”遭遇黄河水患,城墙被洪水冲毁。

  如今,在镇内转上一圈,还能看到当初残存下来的土城墙。土城墙在阿城镇西北王庄村的田地里,绵延数百米,有南北两段,南墙高,有十来米,上面密密麻麻地种满了树木,长的倒还挺旺盛。如果你有心走近细看,能发现墙上的土是一层一层的,这在古代叫“夯土”,据说用这种方式建的城墙异常坚固。

  阿城古镇西北残存的土城墙(大众网见习记者张燕/摄)

  “东西城墙被洪水冲没了,南城墙保存这样好,是因为上面有李皖民墓,北墙城就没那么幸运了,早些年还很高,后来村里人盖房来这取土,就剩这么点了!”77岁的郭炳庆从小就在阿城镇长大,高中毕业后又回到阿城中学教书,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了。闲暇之余,他喜欢写写文章,还曾为南城墙上的李皖民墓写过碑文。

  南城墙上的“李皖民墓”(大众网见习记者张燕/摄)

  这李皖民可不是等闲之辈,曾是阿城地下革命党,1943年因被人告密,遭汉奸暗杀。在他死后,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遗体偷背回来,安葬在古城岭下。因害怕汉奸知道后掘墓,所以当时并未在墓地上堆砌坟头。到1967年,那批埋葬李皖民的群众渐渐老去,怕后人遗忘了这个墓的存在,故又将它转移到了古城岭上,并栽上了松柏杨柳,供人们瞻仰、祭扫。

  不知是李皖民该感谢古城墙为他提供了一个死后可以安息的地方,还是古城墙该感谢李皖民让它能保存下来,继续凝视这座千年古城。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过了这么多年两者早已合二为一了。

  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来人对该遗址进行勘探,在遗址上采集到大量陶片、青瓦、石斧等,经探测其城墙均系土筑,层层夯实,为仰韶、龙山及汉代文化层厚约2.5米。后来省、地考古工作者,又探出了遗址的大小,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城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单说数字你可能没有办法想象出它有多大,那就以聊城古城的面积来做个对比。大家都知道聊城古城是个四四方方的城,长宽各1000米,面积也就是100万平方米。而古“阿邑”的城址面积是300万平方米,也就相当于3个聊城古城那么大。由此可见,它在当时绝非是一般的小城啊!

  “再后来还有考古工作者来勘探,发现城址的南门就在小洼李村的西边。”郭炳庆继续讲到,似乎他肚子里有吐不完的“墨水”。查阅史料可知,关于古“阿邑”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时期,也就是说这个城最迟在春秋已出现。但史料上并未记载这个城邑的具体格局,目前也无从查考。

  在这里介绍一下春秋城邑的特点,供大家对“古阿邑”有进一步的了解。春秋城邑大多呈方形或正方形,无论大小,几乎都有城桓。为获取水源,城邑均傍水而建,或处在两河交会的三角地带。因当时多战乱,城邑在选址和营造上突出了攻战、防御方面的考虑,一般会择高地而居,城外会挖城壕,城内则有排水设施。

  有人生活就应当有井,在“古阿邑”城址的正中央,还真有一口井。因其在“古阿邑”内,故名“阿井”,后世称之为“古阿井”。如今,这口井还在,被一家工厂所淹没。井深数丈,以青砖砌就,井口呈长方形。从井口向下望去,井壁凹凸不平,青砖上有绳索磨损的痕迹,但水还算清澈。

  古阿井 (大众网见习记者张燕/摄)

  有石亭在井北约3米处,系清光绪五年(1897)重建,六角对称,结构精巧,雕琢精细,至今坚固如初。亭子面额题“济人寿世”四字,左右楹联为“圣代即今多雨露,仙乡留此好泉源。”亭内有一石碑,碑高约三尺,宽二尺余,篆写“古阿井”三字,古朴自然。

  有关古阿井的记载,最早见于《本草》,其后北魏人郦道元的《水经注》也有记载,曰:“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尝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郦老先生的一席话道出了阿井的模样和由来,倒让后世研究它的人省了不少事!

  “这井里的水不能喝,太沉了,喝了容易拉肚子,只能用来熬胶。再早的时候井旁边还有接官厅和龙神庙等建筑,后来都被拆了。文革的时候,红卫兵把井附近的石碑也给砸了一些,但是井和后面的亭子都没被破坏。”在工厂看门的老大爷指着古井抑扬顿挫地说,那感觉像是在讲一个很遥远的故事,最后还附带一句,“这井有上千年了,一般人我都不让他进来看!”

  至于这座古城和这口古井最早是什么时候有,又曾在这里发生过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我们都已无从知晓。但是那高高的黄土残墙和汩汩流淌的井水,却时刻在提醒着过往的人们古阿城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它能一路走到现在是多么的不容易!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