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⑦孙建民 :打井修渠改土造田,破水荒改粮荒,穷庄变成了新农村

··

  编者按:

  当个人的记忆汇聚成一个城市的记忆,可以引领人们重温历史。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淄博市委老干局策划推出寻找“共和国同龄人”主题采访活动,通过个人讲述自己工作领域中的特殊记忆,或生活中向好变化的深刻印象,以此展现这座城市70年来的发展变迁。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寻找共和国同龄人”策划报道。

  共和国同龄人⑦孙建民 :打井修渠改土造田,破水荒改粮荒,穷庄变成了新农村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张雪

  “穷乡僻壤北韩村,靠天吃饭难保温。

  缺水少粮苦度日,党的领导拔穷根。

  干群拧成一股绳,穷庄变成新农村。

  改革走上致富路,幸福生活万年春。

  当你问我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70年,天翻地覆慨而慷,在共和国同龄人孙建民眼中,淄川罗村的那片土地上,记载太多与水有关、与变迁相连的故事。

  老井度水荒、老宅焕新生,天堑变通途……从这位70岁的老人口中,我们仿佛可以悉数窥见。

  老井 度不了水荒

  “那时候,谁都不容易,但人人肯拼,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坐在已经有许多年头的办公桌前,孙建民拿起了老花镜,扶到眼上,说起了几十年前那方土地上的人,和井边田埂里的事儿。

  窗外的老槐树簌簌作响,似是有感触般应和着那段奋斗的岁月……

  上世纪60年代,淄川罗村镇北韩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村里500多口人多是靠天吃饭。“吃饭靠救济,花钱靠贷款,一个地瓜填半饱”成了当时的真实写照。

  1961年,13岁的孙建民辍学回家,成了村里的半个劳力。拔草、牵驴、送粪,拉着土墩子一次压实两三亩地,一亩地挣六七个工分,带着满身朝气和过好日子的期盼早起晚归地干活。

  “旱,没水,村里喝水全指望一口老井,哪舍得舀水去浇地啊。”在孙建民记忆里,村西沟的老井是几代人的生命之源,每当大旱之年,十里八村的村民白昼夜黑挑担驴驮赶到老井取水,以度水荒。

  然而多年前的煤矿钻探一度破坏了老井的地下水脉,水少了也变得苦涩了,喝水是问题,农田灌溉更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改土引水提高生产迫在眉睫。

  1969年,孙建民被选举为北韩大队主任,与时任党支部书记黄振清开始了整地改土、打井修渠,一心扑在集体生产上的奔忙日子。

  1974年打的第一口深井

  两万块 借钱打井

  必须打井,可打井,也需要钱。“花钱靠贷款,哪来的钱?没有。那等着吃水浇地的人咋办?没法子,只能借。” 孙建民说,当年和书记一商议, 最后决定去傅家镇黄家庄借这一笔钱。

  “那时候没有电话联系,说实话就是去‘硬碰’,能见上最好,见不上就过几天再去。”来不及犹豫,孙建民跨上自行车,就赶去了黄家庄。所幸,一去就碰见了黄家庄的副队长王士海,“老大哥没等我开口,就拉着我回家吃饭。”俩人就顺着田埂,回到了王士海家。“人家从来没要过,打下借条就实打实地相信咱,一提起来就摇着头说‘都是集体的事儿’,啥时候有啥时候还。”

  有了借来的两万块钱,井终于开始打起来了。

  1972年至1973年间,北韩村先后请来山东省水纹地质大队801队打300米深井两眼。同时借整地改土之机,在村西拦沟筑坝,储水5000立方米。一举改变了北韩吃水困难和无水浇地的历史,建蓄水池,引水上山,修建环山水渠10余公里,石青和北山后200亩山地也终于得到了有效灌溉,村里靠天吃饭的日子逐渐开始改变。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北韩大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过去这个贫穷、缺水、缺粮的山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飘香,工副业生产蒸蒸而上,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激战锦川 地上造平原

  1975年,孙建民上任罗村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自此,罗村公社32各大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落到了孙建民肩上。

  当时堪称淄博市最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锦川河造地工程,也开始了。开挖河床,改弯取直,用小方石料浆砌成高、宽各4米的拱形泄洪道,然后划方垒堰,填土造地。整个工程竣工后可造良田5000亩,惠及16个大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巨大财富。

  “公社党委任命我兼任农建大队指挥部政委。我就用自行车带上铺盖,住进了肖家大队的一户社员家里,也就是当年的指挥部。”孙建民回想起那段日子,说:“只能用两个字去形容:奋战。”

  夏斗酷暑,冬战严寒,炮声隆隆,土石飞天;装车扒碴,小车如梭,满手老茧,汗湿衣衫……每当夜幕降临,一只只5000w的碘钨灯将整个工地照耀的如同白昼,孙建民与1500名农建战士一起,坚守在工地上。

  “四连指导员王克刚同志为了完成任务,吃住在工地,两个月没有回家,他10岁的小儿子步行15里路找到锦川河工地,爷俩个一见面便抱头贴面,亲个不够,泪水不住地流淌……”孙建民说,这就是当年农建战士的胸襟和情怀,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微家舍业,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经过一年半的紧张施工,锦川河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投工35万个,投资190万元、造地110亩。在后来的几年间,锦川河二期、三期工程逐步完工,兴建28公里水渠、完成“万米山洞”工程4000米施工任务……“洪水地下流,地上造平原。天堑变通途,建造大寨田”的愿望逐步实现。

  1977年春天,村民们在麦田喷洒农药,新修的水渠清晰可见
  孙建民用了20多年的旧书柜

  孙老的办公室在二楼转角,不到十平米,房间里都是用了许久的物件,脸盆还是印着花的搪瓷盆,70岁的老人面带微笑,一脸和蔼,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桌上一杯茶,一支铅笔,几张写满字的白纸。

  他说,到了与共和国同龄的年纪,总要记录下一些东西。

  采访的过程中,孙老翻出了一本书,里面留存着孙家六代人的影像记录,颤抖的手指一页一页翻过,照片也从黑白变成了彩色,人越来越多,笑容越来越多……在那一刻,我也从这一个家族的变迁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

  祖国的发展,其实就浓缩在每一个家庭里。有苦、有甜、有坎坷,但一直在向前。

责编:大众网·淄博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