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年 提质增效迎新篇

··

  记者 王盈盈 通讯员 张晓华

  传承稷下文化的千年血脉,淄博这方天齐厚土从来都在时代的变革中耕耘自己的沧海桑田。作为淄博市中心城区,在这变革发展的时代洪流中,老医药城市的站牌,一直在屹立着,告诉我们,从何处出发,却并不决定我们究竟能走多远。

  医药工业: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成艰辛。

  医药产业的进化和发展,从来都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只有沿着自己最擅长的轨迹,在守正中创新,才能走到梦想的远方。

  1943年11月1日,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参谋长贾若瑜将军从军区卫生部抽调18名战士在牙前县后垂柳村成立了一个制药小组,进行药品的研制和生产,即新华制药厂的前身。1944年10月,胶东军区卫生部正式命名制药小组为新华制药厂。起名“新华”,喻意是新中国必将代替旧中国,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华,我们的药厂是新中华的药厂。1948年10月,随着全国解放进程的推进,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行军,新华制药厂迁至淄博张店。在历史发展中,新华制药曾派出大批干部和技术人员,援建了华北制药、西北第二合成制药等国家大型骨干制药,为国家医药行业培养了大批干部和技术人才。

  新华制药厂,与共和国共同成长。

  1953年,新华制药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搪玻璃反应罐,奠定了中国现代制药工业的设备基础。1955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化学合成原料药生产车间—非那西汀车间。1956年,自主研发生产的斯锑黑克扑灭了肆虐中国的黑热病。1978年,“斯锑黑克和咖啡因重大工艺改进”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忆往昔,累累硕果,经济与社会效益齐飞,文化与公益事业并行,奋斗的新华制药,为张店医药工业发展描绘出了壮丽蓝图。

  然而,发展迈入新常态后,一系列新困难新挑战,也摆在了发展面前,一道道命题亟需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映照出的多重面向,一度成为了跨入老医药工业新发展的新华制药的真实写照。

  医药制造业高端化竞争日益激烈,兄弟企业奋起直追,如何率先突围,提升科技含金量?

  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不再,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环境污染成为致命短板,如何寻找瓶颈创新发展?

  智能化改造实现提质增效

  301车间是新华制药的针剂车间,一台转盘式的检测设备上,通过轮盘上的卡槽,一支支的针剂通过检测流水线,这道工序叫灯检,就是用特殊的灯光对从流水线上输送过来的针剂进行玻璃异物和装量等检查。灯检是注射剂检查中杂质确认的最重要一环,在智能化改造提升前,是人工用夹子将针剂对着灯光检查,一次只能夹10只,一天要翻5000多次,有的人患上了肩周炎。最不舒服的是眼睛,视力达到5.0以上才能胜任这个岗位,由于对着灯光,常常视力疲劳,效率不高,有时也容易出错。

  智能化改造后,新华制药对12条全自动灯检机线进行全自动升级改造,原来由人工灯检玻璃异物、装量等检验工作,机器换人改造后全部自动完成,节约人员52人,减轻劳动强度,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车间的洗烘灌封联动系统及包装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该系统包括12条联动线,每条联动线由安瓿洗瓶机、隧道式杀菌干燥机(隧道烘箱)、安瓿灌装机组成,实现了洗瓶、烘干、灌装、封口流水线作业,对12条包装联动线进行了自动化升级,分托-印字-装盒-捆扎-监管码-封箱自动化完成。

  通过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工序进行智能技术改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质量、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该车间年产能10亿支,是原来的3倍,真正实现了“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

  水杨酸生产以前靠人工称量和包装,职工劳动量大,包装环境欠佳,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水杨酸粉尘、异味控制是个难题,依靠员工防护装备保障员工健康。目前,新华制药联合有关设备厂商结合水杨酸包装自身特点,设计自动包装整体解决方案,从上袋、加料至码垛出料,全部采用自动化操作、密闭运行、一键启动,解决了现场扬尘不能满足防爆要求的问题,实现自动完成放料充袋、计量称重、封合、自动喷码、称量复检、自动码垛。岗位人员由原来的每班10人减少到3人,按2班工作制计年创经济效益140万元。

  对互联网经营药品及医疗器械企业开展监督检查

  对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执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情况开展检查指导

  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机器换人

  “机器换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是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

  高站位形成宽视野,宽视野铸就大格局。

  通过对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实现机器换人,新华制药在实现很多片断式、间歇式的生产工序向连续性生产的转变的同时,也为提升产品的稳定性提升了支撑。

  在全国,新华制药是较早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之一。新华制药202车间是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年产片剂50多亿片,包装工序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重体力岗位。2016年,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与相关生产厂家共同设计研发了后道包装自动装箱项目,车间的包1、包3两条后道包装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包装药品贴标、扫码、装箱、封箱、喷码、码垛等工作实现全自动控制。每道工序比原来节约4人,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年经济效益可达到640万元。

  显著的效益坚定了新华制药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工程的决心。力度伸是公司为拜耳公司代工的VC泡腾片,年产1.4亿片。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实现了自动铝箔卷包、自动压盖、自动装盒,累计节约人工34人,包装质量得到提高,产量得到保证。

  布洛芬片剂是新华制药出口欧盟高端市场产品,年产量4亿片,从铝塑包装、外包装盒、检重、裹包、贴标、封箱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年产1。5亿片散利痛是新华制药为德国拜耳公司代工产品,实施后从装盒到检重、裹条、印监管码、封箱实现了自动化。通过机器换人,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生产设备取代了过去站满工人的生产流水线,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2017年,新华制药国际加工产品供货同比增长102%。

  智能制药引领捷报频传

  创新驱动、智能发展,源于奋斗,走向未来。

  2019年8月16日,是一个收获的日子。新华制药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盐酸西替利嗪片(商品名:敏达,规格:10mg)《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批件号:2019B03488,该产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成为同产品中全国第一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OTC产品,是新华制药继5月14日格列美脲片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后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目前,新华制药已有10个品种14个规格通过临床BE,卡托普利片等11个品种、15个文号已申报至国家药审中心并获受理,3个产品进行了国家药监局现场核查,标志着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始进入收获期。

  这是披荆斩棘、飞跃提升的关键一步。经过70多年的发展,30多年的改革,以新华制药为代表的张店医药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动奶酪,敢啃硬骨头,推动了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持续释放叠加,张店医药产业发展的曲线,跃升到一个全新区间。

  从此,传统医药产业改造提升,药品质量水平更新换代,一批“品质鲁药”知名企业和“品质鲁药”品牌产品逐渐培育,医药产业品牌高端化不断发展,区域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增强发展新优势渐行渐近。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张店区医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指日可待。

  医药商业:几度时光,春华秋实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求医问药是人之所需,从医卖药是善事之举,医药商业的发展从来都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忆往昔,站在2012年的门槛上,我们曾经惊叹,拥有三百家以上连锁门店的药品经营企业,该是如何壮观?我们曾经震撼,年收入过亿的药品批发企业,将会汇聚出怎样的发展新动能?

  看今朝,医药商业发展蹄疾步稳、活力勃发。

  创新管理模式、营销模式,严把质量管理,打造鲁药品牌,一个个具有极强竞争力和质量保障能力的药品连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了张店医药商业发展的重要多极支撑。从张店走出的淄博华信宏仁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早已突破了三百家门店,正在阔步走出淄博,走向齐鲁;张店医药产业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青岛医保城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大药房等省内外品牌逐渐落户张店,孕育了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发展前瞻效应的政策洼地;DTP药房、新特药店,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创新,让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重构出一个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医药产品供给体系,张店医药零售走向新发展;

  打破医药产品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和制度阻碍,鼓励具备药品现代物流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以环球医药有限公司、上药控股淄博分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为补充的药品流通网络在逐步形成,立足于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化手段整合药品仓储和运输资源,以淄博瑞康为中心的多仓协同发展试点正在稳步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互联网+远程诊疗”,好事做好、善事做成,利润在后,服务在前,服务社会、造福群众成为了医药批发产业的核心之义。

  一袭征尘,筚路蓝缕;几度时光,春华秋实。今天的张店医药商业,站在七十年发展辞旧迎新的关键节点上,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发展速度和白驹过隙的创新思路,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开展医疗机构制剂监督检查

  医药监管:初心不忘,矢志前行

  药械安全监管,始终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吸引着媒体的目光,关系着百万人口的用药安全。张店区作为淄博市中心城区,聚集了全市一半以上的药品批发企业,三分之一的药械零售企业及四分之一的药械使用单位,辐射至周边甚至省内的药械经营使用市场。保障药械安全,任重而道远。

  使命即降,唯有担当。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时代呼唤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行动者。面对十个新突破的发展目标,面对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红线,面对医药产业发展时不我待的契机,药品监管也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前后相继、一以贯之地干;坚持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地干;坚持勤俭节约、务实高效地干;坚持和谐团结、齐心协力地干;坚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地干。

  实干,要抓住“实”。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一件成一件,从而推动整体工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实干,更要抓住“干”。走过严寒酷暑,走过春夏秋冬,大街小巷满是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辛勤工作的身影。重点品种重点检查,分类品种分级监管,真正做到了联动执法检查、联动日常监管、联动随机抽查,高处定位、细处着手,走出了一条遵循监管规律和提升监管效能的新路子。

  有些声音的交响,注定胜过激昂的乐章——“忠实履职,忠心为民”,“更加发奋努力工作,更加为民务实清廉”,“夙夜难寐,不敢懈怠”……这样的声音,是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是机不可失的历史责任感。当时间的钟摆标注出民生发展的崭新目标,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药品安全的期盼,实干是唯一选择。

  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还将继续奋勇前行。

  脚踏实地 迎难而上

  许许多多改革发展的“瓶颈”,绕不开,也躲不了,必须有勇气有智慧去打破。机遇和挑战、利和弊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无不变,变无不通”,就看应对是否得当,工作是否得力。

  曾几何时,处方药不凭销售这个全国药品零售行业面上的普遍问题,在张店区也是一个行业潜规则。医疗机构与药店存在信息壁垒,缺乏院内向院外合法有序流转的渠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又增加了买药的难度,影响了群众的便利性。

  “我们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时刻关注民生民情民意……我们要善于解决问题,不绕弯、不回避、不退缩,实事求是,迎难而上。”

  这是药品监管人对社会的铮铮承诺。

  面对问题,张店药品监管人没有退缩,而是结合时代发展,坚持鼓励发展与严格监管并行,分类施策、及时处置,从问题入手,在短处着力,标定了突破的目标,校准了突破的方向,选好的突破的路线,以一种战狼的姿态,冲出了监管发展的士兵突击。

  鼓励现行,张店区结合省、市局文件要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解决处方流转困难的有效路径,鼓励结合互联网+医疗,推动通过互联网医院开具处方,由驻店执业药师进行审方的远程诊疗政策落地实施。引导包括宏仁堂、众康、漱玉平民在内涉及9家连锁共353家零售门店及单体药店安装了共计十一种远程问诊系统,在面上大范围解决了处方流转困难的问题,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行为基本得到遏制,药品零售领域不断得到规范。

  监管为重。面对存在的药品零售行业不规范行为,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切实扎严扎实制度笼子,彻底压缩违法空间,从严查处、贯彻制度,把零售药店整治专项行动搞到实处、取得效果,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不取得效果绝对不结束。真正以从严监管、从重处罚,倒逼提升行业自律,倡导守法经营,走好了实现长久发展、良性发展的唯一必经之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我们的药品质量越来越让市民放心了。无论是农村小药店还是城乡结合部连锁门店,无论是中药西药还是生物药品,严格的质量保障,可靠的药学服务,畅通的投诉渠道,给药品质量安全打造了多重防线。

  而与此对应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半年检查零售药店1053家次,检查覆盖率242.6%,立案137起,罚没款项合计126252.5元。引导小、散、乱43家药店主动退出,已有104名执业药师主动申请注销了《执业药师注册证》。

  从严监管,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一个个数据,交出了药品监管有力的民生答卷。

  砥砺奋斗七十年,全面突破迎新篇。药品行业的新的发展号角已经吹响,张店医药人,努力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责编:王盈盈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