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日本的春秋青铜器回家,将与中秋帖同现新中国回归文物展

··

  一组流失日本多年的春秋早期“曾伯克父”八件青铜组器终于被成功追索,重新回到祖国。

  澎湃新闻从今天上午的国家文物局2019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获悉,这组文物是8月23日从日本回归祖国的,研究表明,这组青铜器为我国湖北随州地区春秋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文物。国家文物局透露,这些重量级文物将于9月17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展出,届时还将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回归的国宝级文物《伯远帖卷》、《中秋帖卷》、《五牛图卷》等。

整组青铜器鼎、簋(鬼)、盨(须)、壶、甗(演)、霝(灵)器类同现

青铜器国家文物局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图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三月现身东京,涉嫌非法走私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今年3月11日曾报道一组青铜重器“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原计划于3月12日在东京中央2019春季拍卖上拍,这一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其实已被一些文物考古界专家质疑为近年非法走私境外的盗掘文物。

  据悉,2019年3月初,日本东京中央拍卖公司前天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拍品涉及家族遗产纠纷,决定中止此拍品拍卖。”据此前拍卖方公开的资料,此套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原定于3月12日晚现身东京圆顶饭店璞利斯姆大厅的东京中央拍卖的“长物·中国艺术品夜场”拍卖,此组青铜器为周代曾国高级贵族克父所有,包括鼎、簋、壶、甗、霝、盨等六大类共八件,每件器物上均铸有子孙颂扬先祖之德,以求子孙万代得以庇佑的铭文,少则八字,多则百字。其内容对于书法艺术及青铜学术研究有著极其重要的作用。

  拍卖方此前称,这组青铜器为民国旧藏:“此组西周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来源显赫,经专家繁复考证,乃柯莘农挚友,近代名人萧振瀛因时局动荡,为躲避战火,代友转藏至西安柯莘农处,并附书信予以说明。其学术价值及历史人文价值尤为珍贵。”拍卖行的页面中还有萧振瀛致柯莘农书信资料的照片。

东京拍卖方刊出的萧振瀛致柯莘农书信资料被疑是伪作

  然而根据上海一位艺术收藏界人士当时提供给澎湃新闻的资料,其实已有多位专家学者指出,于3月12日在日本拍卖的周代青铜组器——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并非拍卖方所称的民国旧藏,疑似近年来从中国非法盗掘、非法走私到境外的重量级文物。其判断依据大致有五点:一、这组青铜器锈色具有明显的“生坑”特征(术语:出土未久呈现新鲜锈色的文物谓之“生坑”)。这组青铜器通体蓝锈,与近年湖北随州文峰塔、枣阳郭家庙和京山苏家垄出土的曾国青铜器锈色完全相同,而与传世的铜器明显不同。二、近年来,湖北随州义地岗、文峰塔墓地、枣阳郭家庙墓地、京山苏家垄墓地多次遭到盗掘,湖北警方曾多次破获相关盗墓案件,公安部也曾督办过湖北随州义地岗盗墓的“五八大案。三、“曾伯克父”青铜器目前在私人收藏中已有露面,全都是近年出土。吴镇烽所编《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一书中收录有7件带有“(曾)伯克父”铭文的铜器,全都注明均为近年出土。四、民国时期,曾国青铜器发现极少,这样一批成组的带铭文青铜器竟然完全不见于任何的著录,非常不合常理。柯莘农本人是著名的收藏家,他收藏的带铭文铜器如“太师虘簋”等都已见于著录,何以这样一批成组的带铭文器物却从未著录过?五、一位学者专门查验比对了民国报刊上的萧振瀛本人书法,与拍卖行提供的信中落款“瀛”写法字迹完全不同,而且信纸也不是民国时期的纸。

  澎湃新闻其后于3月11日跟踪报道。当时,一位知名青铜文物研究专家即对“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表示,对于此事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因为公安等部门正在追查这一事件。

  据悉,在获知消息后,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流失文物追索预案,组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各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和湖北省博物馆等专业力量,开展文物鉴定研究、进行考古资料比对、核查文物进出境记录,迅速锁定该组文物应源自湖北随州曾国墓葬,并掌握了文物为近年遭盗掘、走私出境的重要依据。

西周晚期 曾伯克父鼎

  3月7日,国家文物局与公安部综合研判会商,确定了通过外交努力和刑事侦查相结合方式进行追索的工作策略。3月 9日,国家文物局紧急照会日本驻华使馆,向其通报流失文物信息,明确指出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系非法出口且疑似被盗掘走私文物,依据中日两国共同加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规定,提请日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协助中方解决文物返还问题。公安部刑侦局第一时间组织指挥上海等地公安机关成立工作专班,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文物研究报告以及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曾在上海出现的线索等开展核查工作。上海市公安机关迅速查明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拍卖委托人和实际持有人周某(上海居民)有重大犯罪嫌疑,并于3月8日正式立案侦查。在外交努力与刑事侦查合力推动下,日本拍卖机构公开声明中止文物拍卖,局势得到初步控制。

曾伯克父簋

  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国家文物局与日本驻华使馆保持密切沟通,多次重申依法追索文物的坚定立场,反复磋商流失文物返还的具体方式,日方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协助。应国家文物局要求,我驻日本使馆、日本外务省在东京共同会见拍卖公司负责人,说服其配合中日两国政府对文物进行控制,防止文物再次流失。公安部刑侦局组织指挥上海市公安机关在全面细致的调查基础上,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规劝持有人上缴文物并主动投案。

曾伯克父青铜器

  经过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多方施加压力,文物持有人于2019年7月同意将该组青铜器上缴国家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8月2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派出的联合工作组,在我驻日本使馆和日本外务省代表见证下,于我驻日本使馆完成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实物鉴定与接收工作。国家文物局在我驻日本使馆全力支持下,以最快速度完成文物日本出境手续,8月23日携运文物星夜抵京,8月24日凌晨安全入库。文物持有人周某于8月23日随公安机关工作组一同回国配合调查。

曾伯克父霝

  文物回京后,国家文物局组织国家鉴定委员会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了系统的鉴定研究和科技检测,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整体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研究表明,这组青铜器为我国湖北随州地区春秋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文物,经过锈蚀产物分析与锈蚀层性状的观察等,可判断其为近年来被盗掘出土。整组青铜器鼎、簋(gui)、盨(xu)、壶、甗(yan)、霝(ling)器类同现,品类丰富,铸造精致、保存完整,8器均有铭文,多达330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曾伯克父”器物群为目前考古发现所未见,对于研究春秋时期历史文化、曾国宗法世系以及青铜器断代与铸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公安部刑侦局正组织指挥上海等地公安机关对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所涉及的刑事案件深入开展侦查取证工作。

曾伯克父青铜器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邓超介绍了这次回归的文物的重要性:从历史价值上,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应是源自我国湖北随枣一带、春秋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文物。曾国在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1966年京山苏家垄出土曾仲斿父九鼎铜器群,学术界才确认随枣走廊一带有曾国存在;1978年随州发现曾侯乙墓,多数学者认为曾国就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随国。随着近年来包括随州枣树林墓地在内的鄂北地区多项重要考古发现,已经串联起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时期曾国墓葬制度完整的发展脉络。尽管如此,铸有“曾伯克父甘娄”之名的青铜器出土文物此前从未有发现,这批春秋早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不但对此前的曾国墓葬考古发现有着重要的补充印证作用,也对研究曾国宗法世系、礼乐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曾伯克父青铜器

  从艺术价值来讲,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一组8件,包括1鼎、1簋、1甗、1霝、2盨、2壶,品类丰富,保存完整,从形制、铭文、纹饰、铸造等方面均体现出典型的春秋早期青铜器的时代风格。这批青铜器铭文众多,每件青铜器均有铭文,一共多达330字,其中簋器、盖对铭共100字,壶每件器、盖对铭共48字,铭文的字形笔画圆滑,字体遒劲饱满,布局错落有致。而且每器均带有自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从科学价值来讲,这组青铜器铸造工艺极为精致,通过X光照相技术可以看出,所有青铜器都为范铸成型,鼎、甗耳部为直接铸造,簋、盨、壶等则先铸出器身,同时耳部铸造出铜榫,然后再安装器耳活块范,铸造器耳,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除了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之外,这些文物追索成功所体现时代意义也是十分珍贵的。这组青铜器已经由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关强副局长表示,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我国近年来在国际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实施跨国追索的价值最高的一批回归文物。文物的成功回归,是文物部门与公安机关、驻外使馆通力协作,选取最优追索工作方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国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在日本政府的配合协助下,实现的流失日本文物的回归,为国际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贡献了新的实践案例。

  为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9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这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届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作为今年最新的追索返还工作成果,将在展览中予以重点呈现,为广大社会公众献上回归后的“首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还将展出《中秋帖》《五牛帖》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今天上午还介绍了即将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的情况:“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我们已促成了三百余批次、十五万余件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此次,为了办出高质量的展览,国家文物局在年初就专门成立了策展团队,从十五万余件、三百余批次文物中精心遴选了25个最具代表性的流失文物回归经典案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流失文物回归的历史性成就进行全面总结与展示。展览正在紧锣密鼓布展过程中。”

《中秋帖》

《五牛图卷》局部

  罗静介绍,这次的展览有几个突出的特点。总结起来规模大、文物好、故事多。首先是规模宏大。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流失文物回归工作历程的展览,国家文物局回溯70年文物回归历程,对我国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次参展的文物一共600多件,来自于12个省市、18个文博单位。

  其次是珍品云集。此次展出的文物包括公众们非常熟悉的伯远帖卷、中秋帖卷、五牛图卷、圆明园兽首、秦公晋侯青铜器、青铜虎鎣、王处直墓浮雕、龙门石窟佛像等珍贵文物,第三是内容丰富。25个案例,每个案例都体现着党和国家对流失文物回归的高度重视,此次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一段非常珍贵的视频,是周恩来总理接受民主德国总理归还的义和团的旗帜和永乐大典的视频,这个视频拍摄后从来没有播出过,在展览中是首次播出。

  记者 高丹

责编:莫元婧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