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昂仁,淄博援藏干部靠的是什么?

··

  昂仁,这个藏语意为“长沟”的小县,地处雅鲁藏布江的上游。一方雪域高原上辽远而广袤的地域,和数千公里外的淄博却有着不解之缘。因为这里是淄博援藏的主战场。

  单说昂仁,人们当然是陌生的。但谈到昂仁所属的日喀则,很多人就会熟悉起来。日喀则,那是珠穆拉玛峰的故乡。在到达昂仁之前,我曾经为它勾画了诗情画意的图景——雪山高耸、草原广袤、藏民淳朴、牛羊遍地、哈达圣洁。更多次设想进入这个雪域小镇时的心情——为昂仁湖的圣洁所打动,抑或为群山耸立的壮观所震撼。

  从拉萨赶路而来足足九个小时,沿途群山奔涌,溯流雅鲁藏布江而上。一路颠颠簸簸与提升海拔到4500米,让高原反应迅猛来袭。头上是疼痛难耐、肚中是五内俱焚、脚下虚如踩棉。在车进昂仁的那一刻,已有记者被高原反应折腾呕吐了。这天夜里,高原反应让人如烙饼一样翻来覆去地翻身,明明困倦不堪可就是没法入睡。最终要靠吸氧,高原反应才跟记者暂时和解。

  高原反应没有轻饶采访团的每一员,人人都被不同程度的缺氧、头疼、难眠所折磨。

  今天采访路上,便携氧气瓶更是刚需,记者们要靠不断吸氧来支撑采访耗费体力。采访时还必须戴上帽子与墨镜方能对抗灼烈的日光。

  初到此地,苦感如此真切,足见昂仁条件艰难。在这里,4500米以上的山峰超过80座,氧气稀薄、气压低、紫外线强,而且昼夜温差很大,年平均气温只有4。5摄氏度。生存条件的恶劣,决定了昂仁是山东省对口援建5个区县中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县。

  对长期坚守在昂仁的淄博援藏干部而言,三年来的一千多天,又该是怎样的压力呢?高寒、缺氧造就的高原反应不过是第一关。更深层次的难题,比如孤独感的来袭、比如对家人的愧疚……在重重压力之下,他们必须做好援藏脱贫等职责,这该是多有分量的一幅重担。而挑起担子的团队,规模并不大。以目前坚守在昂仁的淄博第八批援藏组为例,这个团队只有九个人。但人虽少,精气神却很足,三年来,他们的作为足以诠释“海拔高目标更高,风沙硬作风更硬”。

  比起记者,他们并不是什么钢筋铁骨。一样是吃着淄博出产的粮食长大,那高原反应又怎么可能善待了这群援藏干部?缺氧、失眠、头痛、心率快、流鼻血等高原反应的长期困扰下,这批干部的平均体重降了20多斤,有人长期腹泻,有人长期失眠,药品成了援藏干部们的“家常便饭”。初来之时,一样被高原反应折腾得吃不下东西,九个精壮汉子加到一块竟吃不下八个馒头,那馒头还不到一两沉。

  难受归难受,工作不能不干。而且很多工作一来就是又急又重的难题。怎么办?边吸氧边加班、工作到深夜是援藏干部们的常态。他们何以能透支身体硬吃得下这份苦?援藏干部们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坚守昂仁的力量之源,就是一种信仰。

  他们表达信仰的方式很多,对“老西藏精神”的坚守与践行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每次餐前,淄博援藏干部们都要集体高喊“五个特别”的老西藏精神。不要小看了这种自己给自己的加油鼓劲,对信念的加强就是在这日积月累中沉淀了基石。

  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在心,援藏干部们的工作状态怎能不好呢?援藏干部们组建的党支部,成立之日起就是挺立在昂仁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年来的工作业绩、把淄博的援助坚实地输送给昂仁,就是对这个援藏干部基层党支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最好回应:

  淄博为全县中小学配备教学电脑、交互式智能电子白板,助力全县教育教育教学信息化、智能化;淄博——昂仁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的空前繁荣,参与人数创了淄博援藏历史新高。这促进了民族团结、交往交流达到了历史新水平;淄博援藏工作团队成为中宣部《雪域星光》摄制组专访的对象;淄博援藏干部中涌现出了2018“感动淄博”年度人物袁虎同志;……

  对使命的坚守、对忠诚的担当归根结底是对党的信仰。为了把基层党建做好,淄博援藏干部更是不遗余力。他们将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助力,都结合于昂仁的实地情况。

  比如对昂仁新时代文明建设中心的倾力建设。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迥巴藏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结合起来。

  由淄博援建的这一手笔,不仅是昂仁县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演绎平台,而且成为全县文化文艺活动的中心,成为藏戏培训演出、戏剧人才培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这个中心还成功创建了山东建筑质量最高奖——“泰山杯”。这是山东援藏历史上第一个藏区的“泰山杯”。

  再比如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淄博重点实施的欧普小康示范村工程,也是有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投资2200余万元,建成卡嘎镇欧村、桑桑镇达仓村等10个村级组织标准化活动场所,成为集党员活动、教育培训、村民议事、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这也是淄博援藏24年来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投入最多的一届。其中,切热乡帕灯村活动场所建在海拔5035米之处,所要克服的困难很大,但这也是山东省第八批援藏海拔最高的建设项目。

  这些基层党建工作做得扎实,赢得了当地藏民的广泛点赞。也正是通过这些实事儿,当地老百姓才切实感受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暖意。如今,我们行走在昂仁,每所民宅上都悬挂着五星红旗。人心向上的态势,一望而知。

  这一和谐态势的背后实在凝结着太多的心血。淄博援藏干部们的切实作为,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贡献不会被忘却,因为一批批淄博援藏干部的接力奋斗,已经把昂仁发展的篇章里,写满了淄博力量。

  如今,第八批淄博援藏干部的身影依旧活跃在昂仁各个岗位的最前沿。他们的执着坚守一如既往。他们在昂仁的温暖举动还在延伸。他们用奋斗折射出了所有淄博援藏干部的身影。这一批批淄博援藏干部用忠诚、担当、执着、奉献所书写的故事,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昂仁的天空。

责编:大众网·淄博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