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只为校园文学爱好者坚守——鲁东大学贝壳文学社小记
··
本报记者 孙荣光 通讯员 刘艳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多创作反映学生学习、校园生活的作品。”
“这篇以大学生创业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主题鲜明,青春洋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这样的作品接地气。只有接地气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吸引同学们阅读。”
这是鲁东大学贝壳文学社近日举办的一次文学讨论会上的话题。
“我们经常举办文学讨论会,就文学创作的主题、写作方法、创作经验等进行探讨与交流。每周还要召开一次‘匿名文章会’,点评近期收到的作品,为《贝壳》杂志的组稿、编辑、出版做准备。”贝壳文学社现任社长、2015级学生白雪莹介绍道。
像这样的文学讨论会,年复一年,不知道开了多少次,文学社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唯一不变的是,一届又一届学生坚守这个阵地,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写作、成长的舞台。40年来,从这个小小的文学社走出来20多名作家、青年作者,他们与学校不同时期培养出来的40多名作家一起形成了“鲁大作家群”。鲁东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作家的摇篮”,其影响日益广泛。“这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和文化成就在国内高校是相当少见的。”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曾这样评价。
小小贝壳孕育璀璨珍珠
谈及当时成立文学社的情景,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回忆道:“1978年,刚刚恢复高考不久,全国各高校兴起了一股文学创作热潮。当时,热爱文学的同学比现在多,中文系有90%以上的学生都爱好文学。课上、课下,我们都在谈文学、谈语言。在山顶、果园里、教室里,我们开过多次文学讨论会。大家常常就刚读过的作品争论起来。”
为更好地学习文学创作,张炜和几个有志于文学的同学萌生了建立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的想法。他们拟订了几个名字,请当时的系主任宋萧平老师定夺。宋老师看了看,说:“就叫‘贝壳’吧!我们在大海边上,等于在文学的海洋里拣回了一些美丽的贝壳。”
“1980年1月,《贝壳》问世,创刊号是刻字油印的。那16开本的42页文字,全是我们几个同学用铁笔在钢板上一笔一画刻出来的。这样的刻记如铭在心,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烟台市作协副主席马海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如数家珍,“当时,《贝壳》的核心成员有77级、78级的十几个同学。张炜是名副其实的主编,所有的稿件都经由他审阅、把关、修改,然后编好目录。他还根据我们的特长进行分工,我和孙保健等同学因为字写得好,就负责刻板。”
就这样,一群热爱文学的学生走到了一起。大家拼命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在文学世界里摸爬滚打。毕业前夕,张炜的作品《达达媳妇》在《山东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这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这个消息大大激发了文学社成员们的创作热情。
“1979年,我考入烟台师院(鲁东大学前身)中文系,有幸邂逅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了贝壳文学社,激情洋溢,写小说,办刊物,疯狂地做起了作家梦。”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首席策划、原烟台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矫健回忆说。
天道酬勤,岁月大公。历经风浪的淘洗,贝壳终于孕育出颗颗珍珠。从张炜、矫健,到滕锦平、李尚通、冷丽华、黄志毅、马海春,再到王传明、宋别离、周福峤、栾法龙、刘海岩、滕连庆,贝壳文学社的许多成员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一定要接上这把“火”
“你们一定要接上这把火!”贝壳文学社的成员们不会忘记,2007年,张炜在参加“鲁大作家群”揭牌仪式后看望他们时说的这句话。
“这既是文学社创办者的殷切希望,也是一位作家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当时在场的文学社社长、2005级学生董凡汇说,“张炜和其他学长历经千辛万苦把贝壳文学社创办起来;今天,我们肩负着复兴校园文学的使命,没有理由不把文学社办好,没有理由不把《贝壳》杂志办好!”
经过一届又一届文学社成员的努力,《贝壳》杂志已经从最初的5个栏目发展到9个栏目,版面越来越规范,图片越来越美观,信息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读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2008年,“冰心与烟台——冰心文学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鲁东大学举行,《贝壳》杂志推出的“冰心专刊”引起了与会作家、专家学者的关注。著名翻译家文洁若惊讶地对文学社的学生说:“我一直以为杂志是学校做的,没想到是学生做的。你们真了不起!”
贝壳文学社一天天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社团,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团”。《贝壳》杂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13年,《贝壳》杂志已由当年的油印刊物变成有省连续性出版物内部刊号的纯文学刊物。2016年,《贝壳》杂志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学期刊”。
一批批文学爱好者从贝壳文学社成长起来。近10年来,又涌现出戚成、戴日强、刘晓航、周行健等文学新秀。他们在校期间就进行文学创作,发表、出版文学作品。学生的好消息不断传来:2006级学生戴日强出版了长篇小说《木棉花又开》《台北给我一封直达的情书》,2006级学生李静出版了人物传记《董明珠:营商有道》和新闻集《行走之旅》,2010级学生周行健出版了长篇小说《守望的距离》,2012级学生王利元创作了近百万字的网络文学作品……
去年11月,作为“鲁大作家群”新生代作家之一的戴日强回到母校,举行新书《你那么好看,说什么都对》发布会,并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他激情澎湃地说:“是母校的老师培养了我,是贝壳文学社伴我一路成长。我希望同学们传承母校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
中国作协主席、当代著名作家铁凝曾鼓励贝壳文学社的同学们:“以文学的火种温暖世界,点亮心灵之光,就从青春年华的写作开始吧!”
“我们会牢记前辈们的嘱托,不负众望,好好守住这个文学阵地,在文学路上继续前行,创作出更多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反映校园生活、反映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文学作品。”白雪莹充满信心地说。
坚守背后有“推手”
一个校园文学社40年来长盛不衰,并且从中走出来这么多作家、青年作者,绝非偶然。
“学校的文学创作气氛浓厚,拥有一批文学成就很高的教师,他们对文学的执着已经内化为学校特殊的人文精神与创作传统。”张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爱强介绍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文系就有宋萧平、徜徉、山曼、李慧志、刘传夫等一批教师。他们既是教师,又是文学成就相当高的作家。他们改革写作教学,创造性地建立了“以写作素质为基础、以写作实践为核心、以创作成果为目标”的新型写作课程体系。
“中文系主任、作家肖平(即宋萧平)关心我们的文学活动,中文系的老师们与我们一起讨论稿子。”张炜回忆道,“这些老师指导我们成立贝壳文学社、创办《贝壳》刊物,指导我们搞创作,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很有幸在这里读书、学习。作家瓦当、90后作家周燊、青年文学评论家刘永春等老师给我们上课,指导我们学习文学创作。一群热爱文学的同学聚集在贝壳文学社,一起做自己喜爱的事情。”鲁东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朱立君说。
“新生入学的时候,我们开展校史、院史教育,组织参观‘鲁大作家群’展室,吸引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加入文学社。学院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推荐优秀作品在校内外报刊发表,着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与创作热情。”文学院团总支书记张德刚说。
学校重视社团建设,各类社团已成为教书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文学社团是学校各类社团中最多的一类,占社团总数的8%。目前有贝壳文学社、青悠文学社、绿洲文学社、季风文学社等11个社团,分布在学校各个二级学院。”鲁东大学团委副书记张杰介绍说,贝壳文学社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悉,鲁东大学刚刚印发的《鲁东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实施学生社团内涵提升计划,强化对社团的价值引领,并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通过改革,把学生的社团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培养内容,逐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社团活动专业化水平,提升社团的内涵和品质,打造出更多的像贝壳文学社这样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社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