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1)阳谷王铁匠:因全村精通冶炼得名

··

  编者按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故事。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更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

  聊城地名的形成方式可谓丰富多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既是过去地名命名规律的体现,又是今后地名命名原则的借鉴。品读地名背后的故事,对于从侧面了解聊城丰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讲好聊城故事,唱好聊城声音。继大型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后,即日起,大众网聊城频道将联合聊城市民政局、聊城市地名文化学会再次推出《地名故事》大型系列报道,带您走进聊城每一个角落,聆听一段有趣的故事,品读聊城浓郁的文化气息。

  阳谷县安乐镇王铁匠村村碑。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村碑背面关于村名来历的简短介绍。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王铁匠村后有一座庙堂,村民习惯上称“陈大刚庙”。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大众网记者 侯晓

  位于阳谷县城东北部,安乐镇东北大约4.5公里处,有一个400余人口小村庄,名叫“王铁匠”。在安乐镇,王铁匠是为数不多以手工技艺命名的村庄。王铁匠因何得名?顾名思义,不难揣测,这里曾经居住着一位王姓铁匠,其锻造的铁器在周边比较有名气。

  关于王铁匠的记载,目前仅有村碑背面简短的文字记载,由阳谷县地名委员会监制。据村碑记载,明初洪武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建村,因大部分村民精通冶炼技术,所打刀具远近驰名,习称此处为王铁匠。后约定俗成,村名便为王铁匠。

  正如村名,王铁匠村半数以上村民都姓王,其次为李姓,早年间,还有少数董姓,后迁出本村。关于铁匠的来历及真实姓名,目前已难以考证,倒是流传不少版本。一种说法是,王铁匠本不姓王,而是姓冷,经由山东莱阳辗转来至阳谷,锻造技艺在王姓中得到普及。

  据王铁匠村66岁老人李希运讲,村里曾经有一座寺庙,面积不小,他五六岁的时候经常在庙里玩耍,听老人们说这里就是王铁匠生活居住的地方。遗憾的是,大约六十年前,这座寺庙被人为拆除,转而盖起了民居,如今踪迹难觅。

  试问王铁匠锻造的刀具名气几何?也有说法,正如武侠小说所述,吹毛即断,削铁如泥,且不打卷,说法虽有夸张的成分,足见王铁匠的刀具品质过硬。遗憾的是,尽管村碑记载王铁匠村有家家锻造刀具的传统,但这门老技艺并未世代流传下来。

  不过,王铁匠村倒是有另一门手工技艺。据村支部书记王玉连介绍,王铁匠村曾有做黄米面馒头的传统,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从民国时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这门行当逐渐消失。

  王玉连介绍,黄米面馒头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小米碾成面,与白面混合,然后手工蒸制,现在来看,黄米面馒头太常见,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聊城市场供不应求。当时,村民推着小推车进城卖馒头,很快就被抢光,都这么说,“买馒头先买王铁匠的黄米面馒头”。

  在王铁匠村后,有一座小庙堂,习称“陈大刚庙”。尽管庙堂不大,但逢年过节,周边不少人都来烧香祈愿,说起来带有迷信色彩,但村民都很津津乐道。据王玉连介绍,文革期间,庙堂曾遭破坏,前后经历几次翻修后,目前保留还算完整。

责编:大众网·聊城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